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镇里堌打得一手好“蒜盘”

本报融媒体记者 丁新举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眼下是大蒜收获的季节,5月24日,记者来到虞城县镇里堌乡枣子营村,只见蒜农们趁着好天气,抓紧时间采收大蒜,地头打包的大蒜一筐挨着一筐,田间飘着一股淡淡的蒜香味。

  “今年俺种了5亩紫皮蒜,前段时间蒜薹已经卖完了,一亩卖了2000元,按照今年大蒜的价格,一亩地至少能卖5000块钱。”蒜农田兆彬边修剪着大蒜边笑着说,“每年村干部都帮着我来收,真的很感谢他们。”

  田兆彬口中的村干部便是田东启和张伟,田东启不仅是村干部,还兼任着村里的统战联络员。“俺枣子营村的村民种植的热情很高,除了大蒜,还有梨、西瓜、洋葱、白菜、荠菜等。依着现在的好政策,踏实肯干的农民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因为他们越种越懂得怎么提质增量。”田东启边帮忙捡拾着大蒜边说。

  “为提高收蒜效率,解决收蒜用工难题,乡里大力推广机械化收获。”镇里堌乡副书记张伟表示,以前纯人工收获大蒜,一亩地需要四至五个工人;如今采用机械化收蒜,每亩地仅需两名工人。我们现在主要发动村里的大蒜经纪人、村干部,从周边镇招人,目前已联系工人近700人。”此外,镇里堌乡根据商丘最新疫情防控要求,积极做好外来务工人员的疫情防控工作。

  据了解,镇里堌乡今年大蒜种植面积1万亩,除了用工问题,拓展销路、保证蒜农收益也成为该乡党委政府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稳定收购价格,该乡通过“线上”联系外地客户,做好服务保障,增强客商的收购意愿。“我们安排了专门的宾馆给外地客户入住,鼓励他们提前进入镇里堌乡收购大蒜。”张伟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