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方连片的西瓜大棚前,一个个、一筐筐、一车车叫做8424、美都、L600的“金疙瘩”,通过电商平台、专业合作社走向南京、武汉、郑州等地的农贸市场、商场超市,运送西瓜的车辆川流不息,大小货车排成长龙,验瓜师、包装工、装车工忙得不亦乐乎;
万亩数字示范田内,即将收割的小麦铺成金色地毯,在微风中泛起波浪,一直延伸到远方,技术员正通过数字农业智慧平台、智能物联网平台,借助大数据传输,通过数字化分析,运用无人机、地埋式节水节肥喷灌设施等智能化机械,为小麦收割做最后的准备;
风光旖旎的利民河畔,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平坦的公路、漂亮的民居、整齐的大棚、喜人的吊蔓西瓜、美丽的休闲广场,让人流连忘返……
初夏时节,在夏邑县北岭镇走上一圈,在你面前无限延展的一定是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现代农村美丽画卷。
“乡村要振兴,平安需先行。全方位、成体系地推进乡村振兴,更离不开以‘三零’创建等为主要内容的平安建设。”夏邑县北岭镇党委书记邵明启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
“三零”创建奏响乡村宜居“协奏曲”
近年来,通过平安建设呵护美好家园的共识,一步步在夏邑县北岭镇深入人心。
自“三零”创建工作开展以来,该镇把“三零”创建作为提升农村治理能力的主抓手,压实主体责任,强化措施落实,固化创建常态,构建多元协同的基层治理格局,零距离为民排忧解难,不断推动全镇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
高度重视,健全组织领导。北岭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三零”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三个创建工作专班,坚持目标导向,抓实重点工作,确保“三零”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抓出成效。
舆论先行,营造浓厚氛围。“线上”宣传,运用“智慧北岭”微信公众号及美篇、抖音等宣传方式,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线下”宣传,悬挂“三零”创建宣传横幅360条,刷写墙标76幅,张贴大型喷绘图标6个,设置过街固定宣传栏4个,印发宣传单2万余份,配备“三零”创建宣传车36辆;采取“党员干部+志愿者”模式开展进农户、进企业、进学校活动,充分调动全镇群众参与创建的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创的浓厚氛围。
锚定重点,消除创建难点。紧扣“三零”创建工作重点,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坚持抓早抓小,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突出治安问题等进行全面摸排梳理,分类分级建档立卡,全面标识和管控;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暨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带领镇、村干部,以管区为单位,深入35个行政村142个自然村,逐村逐户逐人走访排查。截至目前,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64起,消除安全隐患26起,化解信访积案1起,坚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健全机制,固化创建常态。推行“五四三二一”信访维稳机制,做到重点问题户、矛盾苗头户、存在问题户、正在化解户、已办结户“五必访”,实行班子成员联席制、镇(村)干部下访制、网格化管理制、量化督查制的“四项机制”,做到化解矛盾时限公开、办理程序公开、处理结果公开的“三公开”,看到当事人满意、群众满意的“两满意”,实现“三零”创建成效的“一目标”。做到三个“紧盯”,即盯紧“零上访”,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活动,落实领导包案制,把办案桌设在问题户家中,做到开门接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盯牢“零事故”,严格落实周五安全大检查制度,加大对重点行业领域、公共场所的隐患治理,建立问题清单台账,分类监管;盯死“零案件”,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结百家亲、办百家事、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活动,推行治安联防、矛盾联调、信访联稳网格化管理,及时掌握调解各类诉求和问题,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加快人防、技防建设,做到巡防巡控全覆盖和治安风险防控无盲区。
邵明启告诉记者:“‘三零’创建工作的核心在领导、关键在组织、重点在落实。人民群众是‘三零’创建的主体力量,我们将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实现创建过程让群众参与、成果让群众获得、成效让群众评判,为北岭镇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和谐环境。”
他还自豪地给记者列出了一组数字:“我们镇现有行政村35个,截至目前,‘三零’村就有34个。今年,我们又推出‘五星’支部创建规划,把‘平安法治星’作为其中重要的一星,再建设34个平安法治村。”
“四个”支撑打造基层治理“升级版”
社会治理重在基层、难在基层。
拥有美丽美好的家园,是每个人的热望。在采访中,邵明启给记者重点讲述了该镇打造基层治理“升级版”的“四个”支撑。
支撑一:“党建+一中心四平台”。“一中心四平台”突出基层党建引领乡镇基层社会治理,打破了传统自上而下的“派单式”模式,实现了基层治理从“粗放型”到“精细化、数据化”的转变。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指挥室面积90平方米,配置高清屏幕,接通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电信云服务系统、平安北岭监控系统和人居环境垃圾清运系统,和综治工作、便民服务、综合执法、应急管理“四个平台”联通。工作人员严把工作流程,实时监控、数据比对、信息收集、协作调度,确保基层报告事件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目前,我们将党的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治安技防、消防安全、应急服务、电力服务等各项工作融入‘一中心四平台’,依托平台实现任务发布、落实反馈、督导通报等功能,抓好管理、抓好落实,进而实现‘三零’创建目标。”北岭镇镇长祝振志告诉记者。
支撑二:网格化体系。建立自然村、村、镇三级网格化体系。镇级网格由镇党委书记为网格长、镇长为网格指导员,负责网格内重大事件及问题的处置交办和研判上报审批,7个管区书记为片区网格的第一责任人。村级网格由村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负责所辖网格内日常管理、协调、检查、督导,分包该村的包村干部为网格指导员,抓好网格运行动态分析、疑难事件研判处置和上报。自然村组网格由该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在网格员选聘上,严把关口标准,由现任村“两委”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退伍军人、村级后备干部、乡贤能人等热心公益事业、常年在家居住且年龄45岁以下的担任网格员,负责所辖30—50户基础网格的政策宣传、数据收集、事件上报处置、日常走访巡查,当好宣传员、信息员、管理员和服务员,推动工作重心下沉。
网格化管理,是社会化管理的最大支撑。他们制定网格员量化考核管理制度,对网格员量化任务完成情况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小结、一年一奖惩,加大对网格的激励,为网格员每月补助30元手机费用,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合力,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打通服务基层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镇共有网格员312名,网格员每日在所辖网格内开展日常巡查、重点对象走访、基础信息采集、事件上报等一系列工作。截至目前,共上报事件268件,走访对象1976人次,上报工作台账报表3496件次。
支撑三:数字乡村治理“千里眼”。与电信公司合作云监控系统,助推综治服务水平。首批在全镇35个行政村主要交通路口安装每村云监控、云喇叭各105个,免费为每个行政村6个网格员办理电信手机号,每月免费通话1000分钟,送流量60G。
“下一步,我们将以‘雪亮工程’为目标,继续增加技防数量,力争全镇各村全覆盖,并建立治安110、电力110、消防110应急小分队,辖区内15分钟达到现场。在居民综合财产保险的同时,推行电动车充电防火、防盗系统试点行动,在电动车上安装防火报警、定位系统,在充电温度过高时会发出防火警报,被盗时利于定位追踪。电动车主持有一部正常使用的手机便可使用,推行后在达到防火、防盗治安防范的同时,还规范治理了电动车无牌和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切实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邵明启表示,将进一步擦亮数字乡村治理“千里眼”、练强“顺风耳”。
支撑四:“智慧北岭”微信公众号。利用“智慧北岭”微信公众号开通矛盾纠纷调查专项网页,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畅通群众线上进行咨询和网上反映诉求。同时,开通网上便民服务专栏和群众生活需求调查,已为群众提供生产生活服务289件,进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调查和乡村规划征求建议120余条。
“请大家点击关注公众号‘智慧北岭’,服务栏里有‘我为群众办实事’和‘矛盾纠纷排查’两个咨询调查问卷,请大家把你们需要或建议党委、政府解决的事情和你的各种矛盾纠纷填写在问卷里,镇党委、镇政府在公众号后台会及时关注,帮助解决你们所反映的问题……”这是北岭镇前彭沟涯村党支部书记彭学存在本村便民服务群里发放的一条信息。
“这个方法好,有问题和需求在公众号里就能反映和解决,在家不在家都能办,不要来回跑腿了。”“有烦心事,在公众号里留言就能给解决,真的吗?我试试……”便民服务群内反映热烈,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参与。
今年2月14日,春节刚过,该镇组织全体镇干部、各村党支部书记、派出所民警、司法所人员、优秀教师等180人,集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仅10多天时间,便走访9236户,其中参与网上调查7959人,参与调查问卷1277人,排查矛盾纠纷29起,当场化解27起,其余2起也随后化解。
“一中心四平台”也有效推动了北岭镇能力作风建设攻坚。他们通过“八问八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能力,全镇党员干部“以问促当下、以查谋未来”,作风能力得以显著提高。“八问八查”,即激情干劲够不够,查状态是否好;执行能力够不够,查作风是否实;知识水平够不够,查业务是否精;创优争先够不够,查标杆是否高;攻坚克难够不够,查干劲是否足;克己奉公够不够,查境界是否高;大局观念够不够,查思路是否清;服务水平够不够,查格局是否大。
曹庄村因房屋道路堵塞水道,雨水排不出去,导致去年暴雨时房屋被泡、葡萄园被淹、粮食减产。在“八问八查”活动中,该村“90后”党支部书记朱帅领多次召开村民议事会,对村里排水渠道进行整体规划,融投资30余万元,铺设了1200余米的排水管道,解决了困扰村民多年的排水问题。
“八问八查”活动开展以来,北岭镇12个镇直单位、35个村委会共排查问题3类,解决问题12个,干部作风能力得到改变和提升。
“五板”工程绘就跨越发展“路线图”
5月19日,在北岭镇豫丰园高效农业产业园内,园主刘红立忙得不可开交。200多亩园区内,他正安排员工采摘成熟的吊蔓西瓜。
刘红立是在外地做生意的北岭人,他返乡创业参与乡村振兴源于北岭镇实施的“五板”工程。
勇探新路,一往无前。新一届北岭镇党委、镇政府提出实施的“五板”工程,旨在聚焦聚力产业、人才、生态、文化、组织的振兴,用党员干部的勤奋换来村民的幸福指数。
拉长产业强板。着力打造“中国西瓜之乡”、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全国特色农业十亿元镇”品牌,以温室大棚西瓜、葡萄、黄瓜等果蔬种植为主导产业,在“特”“优”“精”上下功夫,持续做大做强北会路、夏芒路和利民河“一带两路”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以北镇村、寨里村、朱楼村为主占地200亩的新型工业产业园区,招引长三角(南通)20余家以服装、服饰、手工加工为主的小微企业向北岭镇转移,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以工促农、以工辅农。
描绘生态样板。建设利民河产业风景带,打造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在“两横五纵”国土绿化生态格局的基础上,党员带头、志愿者参与,大力度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效能,打造朱楼、孙营等8个生态样板村;加大小微企业、小作坊的环保监管力度,排查整改问题12处;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孙后寨、闫庙、仇庄、刘集等一大批美丽乡村;依托县国储林项目建设,打造夏芒路、北会路与虬龙沟、利民河等“两横六纵”生态格局。
组建能人硬板。实施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成高素质农民、把高素质农民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党员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的“四步培养法”,做到农民提素质、党员提质量、干部提能力、组织增活力;实施“人才回归”工程,吸纳在外地的乡贤、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实现人才归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足履实地,行稳致远。“四步培养法”,就是一步一步、一环一环地实施“培源”“先锋”“树优”“头雁”工程,已经培养200多名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孙营村吊蔓西瓜种植示范园的孙建国,就是一名返乡创业青年。从土地流转到原材料的购进及技术顾问的聘请,镇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多方面给予支持。目前,孙建国占地70余亩的吊蔓西瓜种植示范园已初具雏形。
邵明启自信而又坚强地说:“我们要让返乡创业者看到希望,带动更多的乡亲们增收致富。”
补齐民生短板。实施亮化、美化工程,村村有路灯;新修建乡村道路50公里,实现村村通;改造镇区门店招牌,统一规格;修建镇区振兴大道、北会路西延道路,完成镇区“六横六纵”规划;建立健全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扎实开展治理“六乱”“六清”工作,实施道路、保洁、和谐、亮化、改厕五大提升,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和幸福感。
稳固文化底板。利用好北岭镇革命老区名片,申请革命老区建设项目,将彭雪枫将军战前动员旧址、闫济民革命旧址、朱付刘楼十八烈士陵园、邝庄村永夏砀中心县委旧址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与乡村特色种植产业融为一体,打造红色旅游乡镇及乡村特色生态文旅示范样板。
“七大”攻坚历练乡村振兴“排头兵”
“到2023年,我村优质大棚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1000亩,产值2000万元以上。”5月19日,曹庄村党支部书记朱帅领信心满满地说。
朱帅领的信心来自于3月28日北岭镇召开的2022年乡村振兴誓师大会。在当天的誓师大会上,朱帅领不仅作了典型发言,各村委会、镇直各单位还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详细而务实的规划,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蓝图。
“我们将一张蓝图绘到底,打赢‘七大’攻坚战,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这是邵明启在誓师大会上的表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向涛而立,踏浪而行。他们决定打赢的“七大”攻坚战是:
统筹疫情防控,打赢常态化疫情防控攻坚战。充分发挥镇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成立党员先锋岗、志愿服务队,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坚决守住“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底线。
开展“三零”创建,打赢平安建设攻坚战。推行“治安联防、矛盾联调、信访联稳”网格化管理,加快人防技防建设,做到巡防巡控全覆盖和治安风险防控无盲区。
打造智慧北岭,打赢数字农业现代化攻坚战。把高科技信息融入到管理中、融入到“三农”工作中去,引进中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万亩数字农田示范园,打造成全国数字农业先行镇。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入股分红等形式,建设以谭楼村、王六村为中心的数字农田1万亩以上,引进良种繁育,延伸产业链条。
巩固脱贫成果,打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攻坚战。严格执行巩固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坚持“四个不摘”,全面做好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三类人员”实行常态化监测,确保无一户返贫。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打赢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攻坚战。抓住北岭镇是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镇契机,选好试点村,通过空心村、破旧房屋拆除、规划无序等治理,进行土地复耕,整合利用土地资源,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强推返乡创业,打赢工业化新型工业园区攻坚战。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施“人才回归”工程,成立北岭镇商会,充分发挥经济能人作用,创办项目入驻镇工业园区,实现人员家门口就业增收。目前,已与浙江丽水汽配产业园、龙皇纺织品有限公司签约项目,中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商丘中飞电缆有限公司签约项目已落地建设,与合肥格澜过滤系统有限公司签约项目,前期洽谈已完成,正在进行签约。
提升高效农业,打赢品牌化特色农业建设攻坚战。擦亮“中国西瓜之乡”“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品牌,做大做强西瓜产业转型升级,升级传统农业作物种植,用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做好农产品溯源,树立优质农产品形象。
5月19日,记者在北岭镇万亩数字示范田智慧农业管控中心看到,这里通过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监控气温、病虫害、土壤湿度,能准确推算出这块地下一步该如何管护,精准指导农业生产。
万亩数字示范田项目负责人彭宁告诉记者:“我们田间上的设备一个是做虫情测报,一个是做墒情检测,由大数据平台经过分析对比之后进行精准决策,指导我们去种地,可以达到粮食稳产、增产的目的。”
一个个战役的顺利开展,一个个战役的完美收官,让北岭镇收获了累累硕果:2021年,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河南省农村科普先进单位等国家、省、市级各项荣誉20项。其中,“全国特色产业十亿元乡镇”的荣誉称号,使北岭镇再次成为夏邑县特色产业发展的亮点。
奋斗的青春是最美丽的。在采访中,邵明启这样说:“下一步,我们将实施‘百千万’工程,即谋划建设100亩返乡人员创业新型工业产业园1个,组建以服装加工、家具家装、汽车配件、电缆建材为主的返乡创业人员商会,实现人才归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带动就业,增加税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做大做强两个千亩温室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北会路、夏芒路和利民河‘一带两路’温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吴阁村3000亩豫丰园温室现代农业示范园,推进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河南省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万亩数字农田综合示范园,引进中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建设数字农田示范园。”
平安美在和谐安宁,振兴美在产业发展,文明美在生机勃勃,生态美在宜居兴业。我们清晰地看到,在迈向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夏邑县北岭镇新一届党委、政府正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答好“商丘之问”,正用责任与担当、智慧和汗水凝聚“商丘精神”、奋发“商丘之为”,全力绘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也必将谱写出一曲曲撼人心魄的时代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