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宁陵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赵村乡

秸秆回收再利用 变废为宝促增收

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郭 娜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夏收时节,麦浪翻滚,机声隆隆,在宁陵县赵村乡杨庄村麦收现场,收割机刚刚过去,一台搂草机和一台打捆机便在麦地里来回穿梭。搂草机把麦草搂成行,打捆机沿着一垄垄秸秆快速行驶,“吞”下大量秸秆后,每隔几秒钟便会吐出一个圆形的秸秆包,秸秆打包成型后装车统一运送到附近的专用储存点。

  “还是农业机械化好呀,一袋烟的工夫,几十亩地的小麦连收带拉就结束了。”年过六旬的村民孟庆善说,以前一到麦收季就发愁,秸秆没法处理,不烧掉会影响庄稼种植。现在好了,乡政府对接青源农机合作社,平常收一亩地麦要60元,现在如果不要秸秆只收30元,解决了群众的大难题,还省了不少钱。

  “麦收过后最怕的就是秸秆焚烧的问题,安全隐患大,给村里秸秆禁烧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现在田里的麦刚收割完毕,打捆机和运输车辆就会及时打捆清运,真是太方便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红伟说。

  据了解,赵村乡杨庄村的青源农机合作社现有收割机25台、秸秆打捆机18台、工人40名,一天就可打捆600亩小麦田的秸秆,一个麦收季可以打捆1.2万亩秸秆,大大提升了农村回收处理秸秆的效率,使秸秆变废为宝。青源农机合作社负责人田磊说:“一个麦收季回收的秸秆正好够我们养殖的180多头牛吃,这样既解决了农户秸秆处理难问题,又解决了我们养殖牛的饲料问题,我们合作社的牛粪又可以用来给蔬菜施肥,一举三得。”

  赵村乡这种建立农户、机械、养殖场三方联动的收运储机制,为麦秸秆“找婆家”的行为,美了环境、乐了群众。该乡党委书记李诗伟介绍,以前秸秆没人要,在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现在成了香饽饽,附近的饲料厂、养殖合作社、食用菌加工基地等都抢着收秸秆,实现了农机合作社和农户经济效益双赢。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