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在民权县伯党乡伯西村村头,有二三十人正围着李启成收获的新麦夸个不停,纷纷讨要种田“秘诀”。
李启成告诉记者:“我是从商丘农场退休的,1983年开始接触育种,那时候听农技广播,对里面讲的育种技术比较感兴趣,就自学,后来跟着百泉农专的老师学习,再加上自学、考证,现在已经拿到高级农技师证书了。”
“这几年老李在这承包土地,农活都是雇村里的村民干,这里离家近,还能增加收入。平时老李对村民照顾有加,俺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该村党支部书记白志忠介绍说。
“今年我这200亩土地,种植大蒜16亩,基本上每亩能收3500斤,一共能收5万多斤蒜。前几天杞县和中牟万邦的客户来考察,大蒜已经全部被预定了,今年受疫情影响,蒜价下滑到每斤1.4元,这十几亩大蒜能收入七八万元。”李启成说。
土地流转以后,64岁的村民刘改真就在这里负责栽种、除草、施肥等,每天工资80元—100元,“以前都是去县城打工,早出晚归,家里人不放心。现在在老李这干活,能挣钱还能顾家,方便多了。”
李启成说:“除了大蒜,我还种了100多亩小麦,小麦是‘民权58’,在麦收之前就已经被人预定为麦种回收了。”据悉,“民权58”是老李自己培育的第一批大批量种植的小麦,在民权周边提起这个品种,大家都赞不绝口。
李启成表示,下一步,他还会在大蒜、黄豆上下功夫,把自己这些年学到的育种知识应用于实际。“今年大蒜已经收获了,等明年新培育的大蒜种下去,到时候产量肯定比今年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