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仲夏六月,商丘大地生机勃勃,一批又一批的项目快马加鞭,建设热潮浪头迭起。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省委书记楼阳生指出,项目为王,既要有王道、又要有霸道。要切切实实把项目放在“王”的地位之上,瞄准项目,推进产业。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商丘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产业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抓产业、兴产业、强产业,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奋斗有我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抓项目,持之以恒强产业,做到压力倍增、动力倍增、干劲倍增、效率倍增、产业倍增、发展倍增,奋力冲刺“双过半”,确保实现“全年红”。
6月14日,睢县鸿星尔克鞋服产业园内,一片忙碌景象。该产业园投资8亿元,全部建成后,制鞋年产量1000万双,每年可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3000万元,可提供再就业3000余人。
炎炎夏日,激情如火,在商丘市各个重大项目建设工地,处处呈现出千帆竞发、气势如虹的发展态势。
抓好重大项目 产业结构优化成果初现
发展为要,项目为王。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重头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今年以来,商丘市锚定“两个确保”,扎实推进实施“十大战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以“三个一批”为抓手,全力以赴抓项目,持之以恒强产业,致力产业倍增,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积能。
重大项目建设是发展的“定心丸”,也是奋斗的“强心剂”。总投资120亿元的高端汽摩配智造产业园项目落地夏邑县,总投资100亿元的集美数智产业园项目落地梁园区,总投资50亿元的金象彩印包装园落地虞城县……今年1至4月,商丘各县(市、区)瞄准大项目、好项目,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06个,总投资1641.83亿元,其中50亿元以上大项目7个,500强及上市公司项目18个。
市场不等人、发展不等人,项目建设等不得、慢不得、歇不得。商丘市把项目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以真招、实招、硬招破解制约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的各类瓶颈问题,为项目实施“提速”。
上下联动“齐发力”,项目建设“加速跑”。在招商引资主战场,商丘党政一把手更是率先垂范,当好“领头雁”。今年春节过后,商丘市委书记李国胜、市长摆向阳多次赴经济发达城市招商,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外出招商40批次。各级领导干部作为“金牌服务员”,深入重点项目现场,倾听企业诉求,现场协调办公,一批涉及部门多、解决难度大的瓶颈问题得到有效破解。
在全省第四期“三个一批”活动中,商丘市签约项目39个,总投资484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8个,占比97.4%;签约50亿元以上大项目4个,无论是高质量项目占比、大项目个数还是总投资额均居全省前列。
聚焦项目落地 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好项目,才能成就新的增长点。
走进睢县深慧视智能装备产业园,多台制鞋机器人的流水作业让人惊叹,到处呈现出新时代科技的魅力。
“去年我们投资7.9亿元,在睢县兴建深慧视(河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制鞋机器人,解决了不同鞋型的机器人轨迹生成柔性生产业界难题。”深慧视(河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在虞城高新区,记者看到豆制品产业园、彩印包装园、豫健医疗健康产业园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在民权县,河南金艺科技产业园项目,总投资约90亿元,28家企业已经签约入驻,将建成我省规模最大的不锈钢全产业链生产基地……
高质量项目,赋能高质量发展。现在的商丘,项目建设已告别了“挖到筐里就是菜”旧观念,走进了“精益求精、质量优化”新时代。
产业是发展的重头戏,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如今,商丘市招大商、大招商的整体合力已经形成,开创了“不断有项目签约、不断有项目开建、不断有项目投产”的良性循环局面,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挑起了区域经济发展“大梁”。
传统产业逆袭突围,新动能加快成长,新业态加快崛起,一批科技水平高、带动能力强、投资规模大的产业项目在各地落地,为商丘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环境助推发展 项目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一项项重大工程进展顺利、喜讯连连,快速升温的商丘经济“战场”,处处跳动着强劲的发展脉搏。
在虞城县产业集聚区,投资20亿元的虞城县豆制品产业园经营得风生水起,高标准无菌孵化间、新产品研发实验室等一应俱全。
以创新为抓手,虞城县率先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通过采取国有公司控股引入民营公司,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用政府资本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以提升软硬环境、投资温度,引来各路“金凤凰”,跳起来摘到“桃子”。
从签约到投产,乔丹体育用时70天,鸿星尔克用时45天,斯凯奇福盛鞋业仅用时25天,“睢县速度”不断刷新。睢县采取“早上‘早餐会’、晚上‘住工地’,问题不解决、干部不撤离”的方式,强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双提升。
抓牢项目“生命线”,奏响建设“最强音”。在各个产业园区内,一个个优质项目,一批批优势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成为拉动商丘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孕育着商丘加快精彩“蝶变”的强劲动力。
记者感言:
豫东大地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变化,来自城市不断上升的“颜值”,来自群众福祉的改善,来自项目的支撑更加有力。
到处是火热的园区,到处是高耸的塔吊,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项目正在蓬勃生长。市委、市政府以省委“两个确保”“十大战略”目标为主核和主线,结合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坚持项目化管理、清单化运作、闭环式推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大提速,加快构建“3+4+N”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批优势传统产业能级不断提升,一批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更加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