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历为名都大邑,是一座建制齐全、沿革连续、文脉相承、底蕴丰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堪称中国古城池建城史的天然博物馆。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历经千年沧桑,古城的四季各有不同的容颜。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古城,感受商丘古城的厚重与大美。
现存的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距今已有500余年的重建史,风格独特、外圆内方,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保存完好,堪称中国古城池建设的典范。古城城墙周长4公里许,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有东西南北四门。俯瞰全城,如棋盘状。城内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宽阔的护城湖碧波荡漾,环绕全城。三千年以来,护城湖的水下还叠压着数座“城摞城”的古城。
明清时期,归德商丘“八大家七大户”名震中州。古城北门里刘隅首东街南北两侧的壮悔堂和侯府,是《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的故里。古城东门里的陈家大院,原为侯方域的门婿、清初诗人陈宗石及其后人的府邸。陈家大院经历了“四世词馆翰林家”的荣辱兴衰。
一个古城有一个中心,商丘古城的中心在大隅首。大隅首东侧路北是修复重建的归德府衙。归德府衙又称归德府署,设置将近800年,为金、元、明、清至民国初年豫东地区最高权力机构。
城隍庙为百庙之首。在古城大隅首南侧路西,按照府署衙门规制复建了归德府城隍庙。城隍庙也是归德府城的标志性建筑。
沧桑睢阳,忠烈之城。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的张巡祠,是为纪念唐朝安史之乱中为保卫睢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园内有因血战睢阳固守一城而死的张巡之墓。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碧波荡漾的商丘古城南湖东侧的应天书院是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应天书院与应天府文化,堪称中华文化的一座高峰。
商丘,是诞生“中华圣人文化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商丘是孔子的祖籍,古城东南城郭内的文雅台是孔子周游宋国的遗迹,古城东门里的归德府文庙是河南省最大的祭孔建筑。
商丘古城还是一片红色文化热土。商丘为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以及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商丘古城,作为一座传承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其魅力不仅在于千百年厚重历史的古城池和古建筑,商丘人数千年来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才是古城独特魅力之所在。
(文/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