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发展回归经济 承接产业转移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大力发展回归经济

昔日“北雁南飞” 今朝“群凤还巢”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阅读提示

  近年来,我市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切实将回归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工作作为主要抓手,坚持将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相结合,引进重大项目和主导产业项目,推动“北雁南飞”的打工经济向“群凤还巢”的回归经济转变。

  返乡创业,商丘风生水起:柘城人邵增明成立河南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去年在A股上市;民权人李云龙成立河南金艺科技产业园,投资约90亿元,打造一个集各类不锈钢及金属制品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仓储物流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产业园区;睢县人陈磊投资5.5亿元建设睢县鼎能吉研动力电池智能装备项目,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利税达5000万元……

  亲情招商,商丘如火如荼:通过老乡或老乡的朋友牵线搭桥,总投资120亿元的高端汽摩配智造产业园落地夏邑县,总投资100亿元的集美数智产业园落地梁园区,总投资55亿元的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落地睢县,总投资50亿元的金象彩印包装园落地虞城县……

  云上签约,商丘硕果累累:截至4月底,我市各级主要领导开展“云招商”活动111批次,对接洽谈项目135个;疫情期间招商不停,我市分别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合作项目举行三次“云签约”,“云上”签署深兰机器人产业集团总部基地暨深兰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等20个项目合作协议;省委书记楼阳生对我市招商引资“云签约”活动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如今,正有越来越多的商丘籍企业家、专业人才等,借助商丘大力推动回归经济的时机,回乡投资兴业。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以来,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以发展回归经济为重点,累计开展招商活动153批次,对接洽谈项目822个、签约项目206个,全市回归人员16万人,回迁亿元以上企业22家,回流资金49.4亿元。

  回归经济风起云涌,大批在外商丘人回归家乡,带回了项目、资金和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激发了新动能。

  高位推动 让“回归者”信心十足

  炎炎夏日,比“三夏”还火热的是位于虞城县的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进仓、分拣、装车,4栋共6.5万平方米的物流仓储库内,工人忙碌、车辆往来,一派热火朝天景象。

  “现在仅韵达日均吞吐量就达150万单,由于无法满足需求,我们又给韵达提供了1.3万余平方米的仓储,投产后日均吞吐量可达200万单。你看,左边有顺丰,右边是极兔快递,现在很多物流企业想入驻园区,仓储供不应求。”6月14日,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总经理、义乌商丘商会会长李志介绍。

  在回归经济大潮中,李志返乡在虞城县投资30亿元,创建集电子商务研发、仓储、物流、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电商物流产业园,规划占地1200亩,分两期完成。

  “去年回家乡投资,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各项服务非常到位,项目进展顺利,这给我们返乡创业吃了定心丸。”李志充满信心地说,商丘电商物流产业园二期工程计划建6栋快递分拣中心高标准化物流仓储,目前园区正与京东、德邦、中通等物流企业就建设豫东分拣中心进行洽谈,年底整个园区可实现日均快递吞吐量1000万单。

  近年来,我市锚定“两个确保”,落实“十大战略”,切实将回归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坚持将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相结合,引进重大项目和主导产业项目,推动“北雁南飞”的打工经济向“群凤还巢”的回归经济转变。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回归经济发展工作,成立了高规格攻坚领导小组,纳入《商丘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倍增计划(2022-2025)》和年度目标管理综合考评指标体系,作为全市年度重要事项来推动。同时,在全市实施《加快回归经济发展 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行动方案》,出台《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实施意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倍增、百万人就业,全面掀起全市回归经济热潮。

  “目前,商丘20个部门组成了回归经济攻坚领导小组,同步发力,增强在外商丘人返乡投资兴业的信心和决心,招引各领域商丘籍人员回归、企业回迁、资金回流。”市商务局局长蔡英奇说。

  优化服务 让“回归者”安居乐业

  “政府不仅为项目建设和手续办理提供全方位服务,还为我们企业招工当宣传员,让我们在家乡投资创业感到心里暖暖的。”6月14日,在宁陵县柳河镇聚民养殖三场建设工地,企业负责人耿海潮如是说。他退伍后返乡创业,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他创办的小养殖场逐步发展成为河南肉鸡养殖标杆企业,并带动当地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发展回归经济,引回来只是第一步,留得住、发展好、能壮大才是最终目的。

  秉承“企业的小事就是我们的大事”服务理念,我市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把企业家当亲人、把企业事当家事,以亲情赢得客商尊重。在睢县,回归经济企业福盛鞋业落地以来,当地党委和政府明确一名副镇长任服务专员,驻厂服务,让企业安心发展主业。

  “在多次对接返乡创业人士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需要多招回已‘走出去’的老乡,他们不仅有资金和项目,而且对家乡有深厚感情。”宁陵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朱国瑞说,该县去年以来招来的不少企业老板都是宁陵籍人士,他们在外创业成功,返乡二次创业愿望强烈,都想为家乡发展出力。

  一边是返乡投资兴业的意愿,一边是招商引资的需求,发展回归经济恰逢其时。2021年4月,我市出台了《商丘市政府关于推动返乡入乡创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5个方面36条具体扶持措施,主要对政策与重点、载体与措施、引导与服务、奖励与选树、组织与实施等,作出尽可能细化和具体的规定。

  对有创业愿望的返乡人员,我市提供创业培训、小额贴息贷款、创业补贴等“一条龙”服务。全市加大返乡创业投入,将创业扶持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市级设立2000万元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各县(市、区)均设立不少于3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形成5000万元以上的专项扶持资金,主要用于返乡创业融资、扶持返乡创业项目、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示范项目)奖补等。

  以情招商 激发“回归者”投资热情

  “现在咱老家创业政策好,你可以回来看看,光我这边都有20多个老乡回来创业当老板了。”6月15日,接到在江苏务工的亲戚电话后,睢阳区冯桥镇商会理事、回归经济领头人王永超热情向其介绍当地的招商政策。

  王永超2017年返乡创业,成立商丘通达雨具有限公司。五年来,在王永超影响下,先后有80余名在外地务工的商丘籍青年陆续返乡,创办雨衣雨具加工企业,安置周边群众5000余人就业。

  凤还巢,叶归根。目前,我市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形成了“从无序到有序、从体能到技能、从谋生到谋业、从品行到品牌、从就业到创业、从资源到资本、从外出到回归”七大转换,不少在外商丘人掌握了一技之长,有返乡自主创业的意愿。

  以情招商正当时。我市充分发挥统战优势,市工商联依托全国异地商丘商会平台,加强与全国各地商丘籍在外创业成功人士的联系,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增强异地商丘籍企业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目前,我市已对接市本级和县(市、区)级异地商丘商会29家,建立2355人的异地商丘商会会员信息库,打“老乡牌”、联“感情线”,全方位宣传商丘发展的新形势、新政策、新机遇。

  要引群凤归,多种梧桐树。我市创新方式方法,坚持把回归经济与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一把手”工程来抓,充分利用商丘籍在外人员的资源优势,引进一批大项目,形成回归经济的巨大磁场。

  “我们将继续强化回归经济与招商引资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带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更好支撑商丘高质量发展。”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市回归经济攻坚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王玉娟介绍,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返乡发展,我市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在引导人才返乡、资金回流、项目落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底气、鼓士气。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