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

——追记市银监局驻睢阳区郭村镇前崔楼村第一书记陈然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 通讯员 韩楠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2年5月19日,市银监局驻睢阳区郭村镇前崔楼村第一书记陈然在驻村点忙完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后,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送医抢救无效,因公殉职,生命永远定格在58岁。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陈然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连日来,商丘市委驻村工作办,商丘银保监分局,睢阳区委驻村工作办,睢阳区人社局,郭村镇党委、镇政府,前崔楼村“两委”,还有陈然的同事、战友以及前崔楼村的脱贫户自发来到陈然驻村工作生活的地方,追忆他情洒帮扶路、不改赤子心的感人事迹。

  情暖民心,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

  2020年2月,陈然被组织派驻到睢阳区郭村镇前崔楼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致力于驻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心系贫困村民,沉进村里脚踏实地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镇党委、村“两委”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在陈然的办公桌上,放着两本《脱贫日志》,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户被走访帮扶户的生产生活情况、住房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帮扶计划等。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陈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为前崔楼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付出了不懈努力,却唯独忘了自己的小家。妻子工作忙碌,作为丈夫却不能为她分忧解难;90岁的老母亲体弱多病,作为儿子却不能在身边陪护。他本可以选择不驻村,但一想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有着30多年党龄的他毅然放弃了机关舒适的工作环境,义无反顾地深入农村一线,把前崔楼村当成了自己的家。

  村里条件简陋,工作生活艰辛,他从不计较苦和累,一心只想为百姓多做点事:建设蔬菜大棚,推动发展订单农业,安装路灯,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拆除、改造危旧房……他为前崔楼村做的诸多实事,老百姓说也说不完。

  深入走访,摸清村情民意理思路

  陈然深知“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为此,他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入手,不断加强前崔楼村基层组织建设,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干群夜话”活动,让党员和群众把藏在心里的话说出来,并针对群众和党员提出的意见一一回复;组织全体党员学习党章、党规等重要内容,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以促进沟通、增强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两年来,陈然每周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2次,发展党员5名,开展党员帮扶、送温暖活动6次,为所驻村各项工作开展打好了组织基础。

  (下转2版)

  (上接1版)

  在驻村工作生活中,陈然主动与村组干部拉家常,了解掌握村情民意,会同村支部书记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详细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村“两委”干部的评价,了解当地民情风俗、经济发展情况、村发展规划、村组急需解决的问题等。他走农家找贫因,进农户话脱贫,掌握了村里基础建设与产业发展状况,找准了驻村帮扶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明晰了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拟定了《前崔楼村 2020—2022 年扶贫攻坚发展规划》《一户一策脱贫计划》。

  真抓实干,

  化身困难群众贴心人

  常为深爱含泪水,唯恐蹉跎误苍生。驻村后,陈然与村干部一起,起早贪黑,走遍全村每一家农户,了解掌握贫困户贫困原因,听取群众对全村脱贫致富的意见和建议,有选择地重点访问老党员、种植养殖能手、困难户等村民代表,了解村民真正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为他们解决哪些问题,真实地了解村民生活现状和实情。

  陈然坚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始终把村民放心上,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积极开展亲民、便民、爱民工作,获得了前崔楼村村民的一致好评。在村委会宿舍里,每天都有村民前来唠家常问政策,村民谁家有事,不管大小都愿意来找他反映商量,时常一聊就聊到夜深人静。陈然生前常感慨:“只要心里始终揣着群众,‘忧’‘喜’关乎百姓,带着感情真正走到群众中去,老百姓就会把你当自己人。”

  驻村工作中,陈然真心为民、真情帮扶、真诚干事。当村民正为养猪技术犯愁时,他把区农业养殖技术人才请到村里,开展养猪专业技术培训;当村里贫困户养猪苦于无销路时,他利用周末假日为村民找销路卖猪。驻村以来,村民不管是看病购药,还是到镇上赶集充电话费等小事,都会找到第一书记,因为他不怕艰辛、不畏劳苦,热心为群众化解矛盾、调解纠纷。

  全心帮扶,

  做好脱贫致富引路人

  村民都想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都想家里有存款、出行有车子,但是村里没有更多的人去想脱贫致富的方法路子,主体意识不够强,“等、靠、要”思想严重,大多仅满足于政府能发几头猪、几只羊,习惯于现有的生活生产方式。

  驻村帮扶,怎样才能带领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陈然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

  转思想换观念。陈然坚持从解决村干部的思想“贫困”和转换村民思想观念着手,通过组织召开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逐个找村干部谈心谈话、进村入户走进田间地头等多种形式进行政策宣传,引导村民走出思想贫困的误区,真正更新观念,形成真扶贫、人人能脱贫的局面。

  发展产业带动经济,村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他和工作队员一道,紧紧抓住产业发展,和村“两委”干部商议,结合村富余劳动力多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引导村民走出去,通过劳务输出务工脱贫致富;另一方面着力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陈然根据本村实际,因地制宜做好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种植、养殖、林果和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强化生产技术指导,聘请市、区农业专家对村民进行生产技术培训,促进村民进一步掌握蔬菜种植技术,提升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利用土地流转方式种植300亩小洋葱、种植大棚蔬菜,通过项目技术引领产业发展;辅导村民经营农业合作社、电商、酿酒等产业发展。

  历经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在前崔楼村,只要提起陈然,村民都交口称赞:“真扶贫,好样的!”现在的前崔楼村,路修好了,居村生活的愉悦感、幸福感鼓舞了村民;致富门路找到了,党建广场建起来了,大大提振了村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陈然却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过的这片热土。

  时代不相负,忠魂永长存!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