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宁陵县遗体捐献者印治良——

把最后的光和热洒向人间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闫占廷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有一种爱,叫做倾其所有。残疾人印治良是宁陵县第一位遗体捐献者,是大爱的体现,更饱含着勇气、决心和高尚的情怀。”6月21日,谈及遗体捐献者印治良,宁陵县残联理事长李付远如是说。

  把遗体捐献给社会,把最后的光和热洒向人间。在60岁生日到来之际,宁陵县刘楼乡薛屯村农民印治良实现了他生前的遗愿。

  6月14日22时,在朦胧的夜色里,载着印治良遗体的医护车缓缓驶出村庄。

  在印治良遗体告别仪式上,村里的乡亲们来了,县残联的负责人也来了,他们要送“平民英雄”印治良最后一程。在印治良遗体前,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伫立默哀,鞠躬致敬。

  “今天,我们在这里深切哀悼印治良同志。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而且还是一名重度残疾人,他能够把遗体无私地捐献出来,精神崇高,令人敬仰。”薛屯村党支部书记、印治良生前好友张宗胜致悼词。

  印治良的弟弟印治惠含泪在遗体捐献接受登记表上签字确认,完成省红十字会志愿遗体接受中心的相关手续后,将哥哥的遗体移交给郑州大学医学院人体馆,用于医学教学或科学研究。印治惠说:“我哥要求不留骨灰,只同意在省红十字纪念苑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上刻上他的名字。”

  其实,早在两年前,印治良就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2021年年底,他不幸被诊断为结肠癌。在与病魔抗争的日子里,他捐献遗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在宁陵县残联驻村工作队的对接下,今年5月13日,他在遗体捐献申请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为什么要捐献?出于我的感恩之心吧!”在签署遗体捐献申请书时,印治良动情地说,“我是一个残疾人,党和政府给了我这么多关爱。我无以为报,自愿将遗体捐献出来,为社会作点贡献。”

  “每位捐献者背后都有感人肺腑的故事,我们怀着尊崇之情向他致敬。”商丘市爱之源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李东亮说,印治良用行动印证了一点:生命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得到延续、升华,甚至获得永恒。

  据商丘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李虹君介绍,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人体器官捐献63例,遗体捐献11例,为182名器官衰竭患者带去生命希望。在爱之源人体器官与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的引领下,我市人体器官或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者已近4000人。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