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时政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用实干彰显责任和担当

——记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集体永城市住房保障局

本报融媒体记者 李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深秋的豫东大地,忙碌的村民们在丰收的喜悦里接续躬耕。“这几天是播种小麦的好时候,地里的墒情不错,一播全苗不成问题,咱们再加一把劲儿。”10月19日上午,在永城市龙岗镇杨庄村村南一片刚刚旋耕过的地块里,永城市住房保障局驻村第一书记蒋鹏正在和村民们一起播种小麦。

  蒋鹏是永城市住房保障局8年来选派的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些年,不论我们局领导班子怎样调整,我们的帮扶力度不减、工作热情不减、驻村干部不减!”永城市住房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怀义如是说。

  8年驻村帮扶故事多。为做实做细驻村各项工作,永城市住房保障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驻村工作,主要领导带领班子成员先后入村调研指导帮扶工作70余次,亲自指导村党建工作开展,帮助制定工作计划,提出明确要求;班子成员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村里资金不足问题;驻村工作队不辱使命,认真履行职责,分析研判问题,制定解决方案,较好地完成了上级交办的各项驻村工作任务。永城市住房保障局先后两次荣获永城驻村工作先进单位,现任驻村第一书记蒋鹏被评为“商丘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入选永城市“扶贫记忆”档案。今年9月底,永城市住房保障局荣获河南省驻村第一书记选派工作先进集体。

  针对杨庄村基础设施差等问题,永城市住房保障局党组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的“尖兵”作用,先后走访座谈200余户1600多人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6次,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与杨庄村“两委”成员积极谋划脱贫工作思路,甄别确认、帮扶的11户29人贫困对象已全部稳定脱贫,识别的边缘户无新的返贫户出现。

  为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养支柱产业,永城市住房保障局帮助建成6个塑料温室大棚,每年可为村级集体提供收益2万元,着力推动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指导村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工作。在驻村第一书记蒋鹏的带领下,杨庄村还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等方式,强化党员先进性教育,先后培养5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2名优秀青年为预备党员,增强了基层党组织活力。

  驻村以来,永城市住房保障局投入20万元帮助村里建设村文化广场、垃圾中转站;筹资3万元帮助村里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投入20万元为村里安装高标准太阳能路灯72盏;筹款1.5万元在村坑塘周边栽种垂柳1200株;投资3.7万元为11户贫困户美化庭院……曾经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庄的环境由原来的“脏乱差”变成了“洁净美”,群众有了新的乡村大舞台和小广场……蝶变,无处不在;幸福,如影随形。8年来,永城市住房保障局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杨庄村群众生活越来越幸福,用实干彰显了社会责任担当。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