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诗意田园风景好 秀美乡村气象新

——永城市薛湖镇张大庄村“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见闻

本报融媒体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李士民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美观敞亮的小广场里,几位老人在聊天逗趣;干净整洁的村间小道上,两个孩子在骑车玩耍;正在建设的小游园里,几名村民在平整土地;村边的蔬菜大棚里,一对菜农夫妻在采摘辣椒……

  11月23日上午,记者刚走进永城市薛湖镇张大庄村,就被眼前的乡村新貌吸引住了,虽然初冬天气带来了些许寒意,这里呈现的却是暖意融融的景象。

  “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是为了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张大庄村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秉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富民’的原则,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作用,不断推进该项工作。”该村党支部书记窦广彦告诉记者。

  创建过程中,张大庄村积极推行“抓党建带群建”的工作模式,开展“党联户+群帮户”的工作机制,制定党联户、群帮户、干部包片工作制度,发挥“五级网格”的作用,以党建引领实施人才培养,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为记住“五星”支部创建内容,老党员李跃亭连续抄写、反复背诵,在全村传唱。村里充分发挥“党建主题公园”的优势,开展多种宣传活动,自编《村规民约三字经》《文明创建四字歌》在群众中传颂,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传达到群众中。

  产业兴旺是关键,特色发展做示范。在发展的过程中,张大庄村创新经营机制,发展特色项目,成立种植合作社,与省农科院联手引进新技术,建成1500亩优质西瓜、蔬菜大棚。

  同时,该村加强对村建筑公司的管理,解决村民就业岗位150个。去年,张大庄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实现了发展经济富民、调整产业强民、壮大经济为民的目标。

  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村里想出了很多办法,群众也积极参与。完善村庄规划,道路加宽了、下水道修通了,每家每户庭院前绿树成荫、花木葱茏。

  户厕完成95%的改造提升,建成无害化公厕3座,打造“五美庭院”330户,设置“四小园”130多处,对4个文化活动广场和4个停车场提升改造……这是一组没有规律的数字,却折射出了张大庄村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平安法治是保障,“三零”创建走在前。张大庄村组建成了志愿者队伍,开展不间断巡逻,防范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推广反诈骗APP,开设防范非法集资等课堂,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成立乡贤五老协会,以德感人预防矛盾、以理服人化解矛盾、以法管人处理矛盾,实现了36年零上访、平安建设“三零村”。

  在乡风文明创建活动中,村里开展了“党建+文明”双积分管理,38名党员联系全村410户群众,凡60岁以上老人,达到积分标准,每月发放60元的“文明养老金”。同时,开展“三比”活动,比孝顺、比教育、比团结,涌现出了一大批“好媳妇”“道德模范”等。

  “在永城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薛湖镇把‘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创建亮点,强化创建成效,全镇各村形成了‘明争暗赛、创先晋星’的良好局面。”薛湖镇党委书记邸书杰说。

  诗意田园风景好,秀美乡村气象新。采访结束,就要离开张大庄村时,只见乡路洒满阳光,田园色彩明丽,群众笑容满面,正是一幅幸福和谐的乡村图景。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