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殷商之源·大美商丘 镜像 上一版 下一版  

春耕春管 人勤春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睢县粮安民富科技示范园内,工作人员在种植草莓。本报融媒体记者 黄业波 摄

  夏邑县会亭镇朱瓦房村村民在挑选、整理西瓜苗,进行大棚移栽。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 丰 摄

  睢阳区李口镇武庄村菜农在为小青菜大棚放风排湿。  本报融媒体记者 邵群峰 摄

  梁园区观堂镇苏堂村村民在给小麦追肥。陈 臣 摄

  永城市苗桥镇李黑楼村水肥一体化项目试验田内,一排排智慧喷灌将掺杂着肥料的水柱细密均匀地洒落在田地里。李亚楠 摄

  柘城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查看小麦苗情、墒情、病虫情。  本报融媒体记者 蒋友胜 摄

  民权县林七乡郑庄村村民在修剪葡萄枝条。  本报融媒体记者 闫鹏亮 摄

  示范区贾寨镇村民在为麦田喷洒农药。  本报融媒体记者 马晓伟 摄

  宁陵县阳驿乡潘集村群众在管理黄瓜温棚。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摄  永城市苗桥镇李黑楼村的3600亩高效农业示范田内,大型无人机在撒肥作业。李亚楠 摄

  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立春后,接连几场的雨水滋润了麦田。

  雨后的晨曦更加温润可爱。走进一望无际的麦田,顺光而望,露珠在绿油油的麦苗上跳舞。大地,承载丰收的希冀。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向着梦想的方向生长。

  此是吾乡好时节,满犁膏雨趁春耕。

  作为产粮大市,商丘市被誉为“豫东粮仓”。如今,全市936万亩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我市提前调剂调运,开辟农资保供“绿色通道”,小麦专家指导组和农技人员同时分赴各地下田指导;植保无人机、施肥无人机齐上阵,农机服务平台提供全面托管服务。追肥、除草、防病治虫……每一村、每一户,都忙碌起来了。人勤地不懒。被整理得清清爽爽的麦田,补足了养分可劲生长。

  春天一分忙,夏收多打粮。2月的商丘大地,春耕春管有序推进,夏粮“二十连丰”希望在途。

  雨足郊原正得晴,一番春播待收成。今年,全市春播作物面积在150万亩左右。大棚下的西瓜苗幼嫩可爱,黄瓜、西红柿及各类瓜苗即将开始移栽,一个芬芳的春天正在酝酿,一个多彩的季节正在充盈百姓的收获梦想。

  文/本报融媒体记者 侯国胜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