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上一版 下一版  

创出一片新未来

——我市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本报融媒体记者 翟华伟 本版照片由本报融媒体记者 邢栋 摄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美兰生物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实验

  坐在上面,固定好上半身,轻轻一摁操控键,吊臂可以支撑300公斤的重量,即便下肢瘫痪的患者也可以“站立”起来,同时这台具备电动轮椅功能的设备可以辅助患者“自由”外出。

  在位于梁园区的河南国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展厅内,一台下肢瘫痪行走训练机器人无疑是众多科创产品中较为亮眼的成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一年多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春龙翘首,万物复苏。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我市科技花开硕果丰: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7家、省级高新区7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家,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数量居全省第三。市科技局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以科技创新之力,企业“创”出新天地,我市“创”出发展新未来。

企业科技创新 助推产业能级跃升

惟创新者进,惟改革者胜。当下爆火的ChatGPT,再一次印证了如今是创新为王的时代。

今天的商丘正处在转型攻坚之中,需要创新提供发展动能,更依赖创新赢得发展先机。

市委、市政府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市委书记李国胜、市长摆向阳任双主任,以前所未有的高规格扎实推进科技强市目标,充分彰显了我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态度和决心,为企业注入了“科技强企”的发展信心。

2022年,我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明显提升,通过集中专项攻坚推动,覆盖率从2021年年底的18%提升到58.8%,超省定目标18.8%。

“这一盒鸡新城疫活疫苗,一共5克,听着量很少,却是1万只鸡的剂量。”在柘城县,商丘美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姬星宇满脸自豪,“市委、市政府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我们公司推行的‘科技强企’战略完美契合,我们尝到了科技创新成果的大甜头。”

该公司按照“科技强企”的发展战略,建设了7500平米实验室和科研中试基地,现拥有专职研发人员150余人,其中国家级专家1人、中原领军人才1人、高级职称6人、博士生5人;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创新平台11个。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等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先后获得国家新兽药证书7项、省科技成果48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中药佐剂应用研究填补国内研究空白,在细胞悬浮培养等兽用疫苗制造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实现了产业化推广应用。

“仅从设在我们公司的省级重点实验室,每年都要‘走’出两到三种国家级新兽药,产值5000万元左右。”姬星宇说,科技创新提升了企业产业能级,“我们公司现在是上市后备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4.38亿元。”

精微之物大有乾坤。IC芯片专用特种八面体金刚石是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产品,该公司是全球第四家、国内唯一一家能够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单价为普通工业金刚石的50倍以上,拥有国内和国际的定价权,现已获得三星、台积电等公司批量订单,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也为国产芯片的制造提供了基础材料支撑。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之路,建成省级功能性金刚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宝石级金刚石大单晶合成省工程实验室,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被认定为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并先后开发了超细金刚石粉体材料、IC芯片超精加工用特种八面体金刚石等产品。202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目前市值200亿元。2022年实现产值12亿元,纳税1.2亿元。

龙头引领,创新发展。以河南省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为行业龙头,柘城县的金刚石产业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从产业“老大”到“强大”,产业能级跃升,如今柘城县的金刚石微粉年产量占全国的70%。

  建强平台载体 夯实科技创新支撑

  从最初的3个人到现在20多人,再到年产值突破500万元,在商丘北航星空创新园孵化的商丘市易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我们从事的是软件开发,创新园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资源和业务对接平台,还对我们的科技创新发展思路进行指导。”该公司负责人苏帅鹏说,“按照目前的业务量,今年我们公司的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

  该园依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科研人才优势及成熟的科技园区运营服务模式,为入驻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技术转化等服务,同时开展学校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科技服务载体。

  创新是发展的“催化剂”。从商丘北航星空创新园孵化“毕业”后,如今河南国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技术培训等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还是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瞪羚企业。该公司拥有的河南省数字康复设备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去年,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08亿元,实现利润1250万元,上缴利税310万元。

  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建强平台载体是关键。我市加快创新布局,建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度。

  奋楫者先,勇为者成。近年来,我市着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推动国家和省级高新区创建工作。组建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专班,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开展政府采购国家高新区创建咨询服务工作。2022年,睢县产业集聚区申报省级高新区已获得省政府批准。

  2022年,我市科技创新主体、载体、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新增河南省高新区1家,总数达到7家,稳居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企业新增113家,申报数量和评审通过率均创历年最高;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33家,较2021年增长55%。

  ——着力创建省中试基地等创新载体。民权制冷装备、柘城多层精密电路制造2家企业申报的河南省中试基地正式获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柘城县和商丘高新区、宁陵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分别申报了国家高端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基地、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全市新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1家、星创天地4家。

  ——着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2022年,我市又获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家,总数达到166家。认定中原学者工作站1家,总数达到4家。组织申报市级重点实验室29家、中试基地7家、新型研发机构2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家,通过评审,从中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家,总数达到147家。

  ——着力建设智慧岛科技大厦。2022年年底前申请了政府专项债,组织市铁投公司开展规划、设计和装修,并初选出运营公司。与此同时,睢县凤栖湖智慧岛项目依照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要求,立足睢县、辐射周边,构建一流的创新生态,不断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平台载体科学、规范、高效运行。

  校市融合发展 互相滋养相互赋能

  夜幕降临,商丘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三楼的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内依旧灯火通明,实验室执行主任周艳丽教授正带领团队人员进行科研实验。

  河南省生物分子识别与传感重点实验室以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快速、精准诊断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国家老龄化社会需求为牵引,建设河南需求、国内一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断技术创新高地、“人才引育”高地,产出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成果,引领区域创新发展。

  作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千人青年拔尖人才、首届商丘学者,周艳丽教授和团队人员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3项,执行经费750万元,其中面上基金9项,青年科学基金12项,NSFC-河南省联合基金1项,正在申请受理中的国家专利24项,获批的国家专利25项。同时,积极与省内外各级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横向项目合作,先后获批横向项目20项。

  实验室产出的科研成果,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宝藏”。如何让科研成果由“智”变“金”,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答案是高校和城市融合发展,互相滋养、相互赋能。

  2021年,商丘师范学院构建了校市融合发展“5211”工程。两年来,工程进展顺利,取得了显著成绩。

  目前,商丘师范学院华商学院(企业家学院)成功举办17期大讲堂,培训企业负责人、企业高管、市直有关部门工作人员8500多人次。现代产业学院方面,已与梁园区人民政府、华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生命健康产业学院,与永城市人民政府、永城市芒砀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汉文化旅游产业学院;积极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校领导带领相关部门和博士服务团,走访企业140余个,建立实习实训基地120余个;与26家商丘市规上企业签约共建研发中心,派出博士等科技研发人员近100人。商丘科学院方面,与市科技局对接,提出了聚焦区域生命健康、生物医药、选种育种、新材料等领域重大科技需求,重塑研发体系、转化体系和服务体系,将商丘科学院建设为豫东“人才高地、科研高地、创新高地”的办院定位。环商丘师范学院创新创业产业,已完成环商丘师范学院创新创业产业带设计工作,构建出了“十园多街一环”的环商丘师范学院周边创新创业产业带。现今,梁园区正在规划中,部分企业已入驻。

  循规律乘大势,抓机遇赢未来。与此同时,2022年市科技局积极组织30余家企业与商丘师范学院签订合作协议,邀请清华大学河南校友会举办2场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活动。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6项,组织开展“揭榜挂帅”攻关。积极帮助科技型企业争取科技贷1.3亿元。组织13家企业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专项等项目,共争取财政科技资金2630万元,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相得益彰,互相赋能。高校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创新支撑,城市为高校科技创新厚植研发“沃土”。高校和城市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创新成果实现本地产业化,打造了我市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撒播科技火种 汇聚乡村振兴动能

  在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酥梨试验站的145亩试验田里,试种着100多个特色品种。

  株株呈“Y”字形生长的梨树凝聚着研究所科学家的心血,几年来,他们不断加快技术攻坚、成果转化的进程,为宁陵酥梨产业全面升级迭代提供着高、精、尖的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2019年成立的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宁陵酥梨试验站主要开展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产品、新装备研发和试验示范,目标是建成集品种培育、成果转化、技术示范、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科普教育和观光旅游“七位一体”的国际一流试验站,把“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科学技术撒播在宁陵大地,努力实现农业产业高端创新引领、绿色提质增效,带动果农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种业先行。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来,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市农林科学院加强了燧皇种业实验室的谋划工作。

  科技为本,聚能铸强。高规格谋划、高起点定位、高品质打造,燧皇种业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建成商丘市农作物育种领域的龙头型、引领型创新平台,力争“十四五”期间打造成豫鲁苏皖接合部区域性农业种业创新中心。

  如今,燧皇种业实验室已成功对接永城市、夏邑县、虞城县、宁陵县等区域内国家级良种繁育基地,围绕制种大县、良繁基地需求,着力开展种质创新,在小麦、花生、大豆、甘薯等农作物重大战略品种培育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我市现代种业发展提供品种支撑;市农林科学院积极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联系沟通,对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来我市发展;谋划商丘市种业创新中心项目,项目基础设施部分包括燧皇种业实验室和种子加工、贮藏、检测设施,项目试验示范基地部分主要依托睢阳区农科所651亩国有科研试验用地,建设燧皇种业实验室科技创新基地;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升创新攻关能力,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科技创新。

  时间镌刻奋进的步伐:2022年,我市获省新认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家、总数达到8家,省级“星创天地”4家、总数达到13家,新认定市级农业科技园区3家、总数达到13家。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市以试验站、实验室为科技创新龙头,强力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市科技局积极组织实施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与县、乡、村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技术指导和培训。

  奔走在田园阡陌间的科技特派员,一路撒播着科技火种,用心血和汗水浇灌沃野平畴,助推农村创新创业,汇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能量。

  起笔现在,瞄准未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行动,为加快现代化商丘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创新的闸门高高升起,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必将滔滔喷涌、澎湃成潮。

  本版照片由本报融媒体记者 邢栋 摄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