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社会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水为墨地为纸 老人修身养性写“地书”

本报融媒体记者 成绍峰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以水为墨、以地为纸。在金世纪广场,每天早上和下午,你会看到一位老人在认真地写“地书”,这种书写习惯,老人已经坚持了10年。老人不仅用这种方式锻炼了自己的身体,还弘扬了传统的书法艺术。

  “地书”顾名思义就是在地上书写文字,又被称为用水在地上写字的艺术。这种“地书”笔有着如扫帚般长的杆子,用海绵做成的特殊笔头,方便环保,不用纸墨,而是蘸水在地上写字。

  为什么会练“地书”,77岁的王宗法老人说:“练习毛笔字既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思维,还间接地弘扬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

  据王宗法介绍,用长杆的“地书”笔练习“地书”对于体力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得用很大的力气,否则握不稳“地书”笔。在写“地书”的过程中,需要用固定的姿势拿住“地书”笔,而蘸过水的“地书”笔有一定的重量,写作需要四肢跟着动起来,且落笔、行笔时要屏住呼吸保持稳定。因此,练“地书”可以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王宗法的书法苍劲有力,经常会吸引前来晨练的市民围观。不少学生家长还上前向他请教学习书法的心得。每到这时,王宗法就像是一位老师,认真教写,有时候还让学生们写上一把。

  “汉字是具有艺术性的文字,书法是中华文明瑰宝,希望年轻人能热爱书法并传承下去。”王宗法老人感慨道。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