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宁陵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退伍不褪色 养殖富乡邻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夏金明 谭文华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祖孙三代传军魂,辈辈都是军营人;立志创业返故里,养殖致富济乡邻;正是退役不退志,海阔天空看方军。”3月14日,走出翟庄村翟方军的养殖基地,宁陵县乔楼乡人大主席王念龙不禁感慨万千。

  2013年12月,翟方军退伍回到家乡,经过几年的考察对比,他决定要利用家乡良好的生态资源,在县、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走规模化养殖之路,带动周边乡亲共同增收致富。

  凭借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精神和雷厉风行的实干作风,历时3年打拼,翟方军让刚开始的简陋小猪圈变成了标准化养殖场;2021年,翟方军继续扩大经营,租赁村里的9亩土地,投资150万元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办了志远标准化养殖场,配套了三级粪污分类池、粪便干湿分类棚、发酵池等设施。新扩建的养殖场现有存栏母猪150头、育肥猪1000余头,全面投产的情况下每年生猪有望出栏4000余头。

  养猪初期,对于规范化养殖中的疫病防治、养殖技术,翟方军是个“门外汉”,他与技术员签约请“外援”。合作时间长了,他就掌握了一些养殖知识,哪个阶段该打哪种疫苗,每周两次对猪舍进行消杀清理……很快,他成了养殖界的“行家里手”。

  谈到翟方军的坚定、坚决、坚毅,还得从他的家庭说起。原来,翟方军出生在一个光荣的革命家庭,家里有“男儿成年去参军”的传统,祖孙三代参军入伍,他自幼听着长辈们的军旅故事长大。翟方军在服役期间,参加了1999年湖北武汉抗洪救灾和2008年湖南郴州抗击冰雪灾害行动。在抗灾第一线,他同战友一起奋不顾身、积极救灾。

  退伍返乡后,反哺相邻成为翟方军最大的追求。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翟方军的养殖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挣钱是一方面,我发展的初衷还是想带动村里发展养殖产业,改变我们村的面貌。”在翟方军的影响带动下,全村20余户村民发展家庭养殖,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他吸纳安置了10个脱贫户在养殖场长期从事养猪工作,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年人均增收3万元。

  每到庄稼收割季节,秸秆就成为农村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的废弃物。翟方军看准时机,以每公斤1角6分钱的价格收购青贮草料玉米秆500吨,还以市场最高价格上门收购玉米、小麦,免去了村民辗转卖粮的不便。

  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作为产业致富带头人,翟方军不忘来时路,勇于逐梦笃行,回馈社会;他还积极参加乡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请缨……

  从普通农村青年到家乡创业新星,从退伍军人到带头致富能手,翟方军脱下军装再上“战场”,继续奔跑在乡村振兴大道上。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