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项目为王”抓发展“三个一批”增势能 上一版 下一版  

赋能高质量发展 蓄势新征程伟业

——我市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侧记

本报融媒体记者 祁 博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航拍的永城市煤化工产业园。孙海峰 摄

  位于睢阳区产业集聚区的河南省中联玻璃有限责任公司。 本报融媒体记者 崔 坤 摄

  商丘经济社会发展稳步前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本报融媒体记者 崔 坤 摄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

  在广袤的豫东大地上,一座座吊塔如发展的灯塔,在一个个重大项目工地上忙碌转动,提起的是建筑材料,落下的是发展希望:

  集美数智产业园等一批投资超100亿元的重大项目落地,北汽福田智蓝供应链产业园、宝晶新材料制造基地、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园、中乔体育产业园、摩尔锂电动力电池生产项目等一批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自我省开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以来,商丘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一大批具有“压舱石”作用的重大项目相继落地,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坚持项目为王,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

  坚持项目为王,就是落实发展责任。

  市委书记李国胜要求,在统筹推进“三个一批”上要靠前发力、精准发力、协同发力、持续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不断把项目建设抓实抓好、抓出成效,实现投资有支撑、增长有动能、发展有后劲,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围绕“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我市成立了高规格的“三个一批”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攻坚领导小组,滚动推进“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用足用好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和定期观摩点评的常态化推进工作机制,以督促建、以评促优,在全市形成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的工作导向和浓厚氛围。

  自“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全市累计实施“签约一批”项目199个、“开工一批”项目583个、“投产一批”项目596个。2022年7月5日、9月28日,柘城县力量钻石股份有限公司、睢县中乔体育公司作为“投产一批”项目代表,分别在全省第五期、第六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上作典型发言。今年1月28日,我市在全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上作典型发言。

  依托于重大项目提供的强大支撑力和带动力,我市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制冷、超硬材料、新材料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壮大,全市项目建设、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固攀升、持续向好、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坚持招大引强,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

  把开放招商作为产业倍增最关键的抓手,以链式招商精准补链、强链、延链,自“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全力推动构建开放招商新格局,坚持大踏步“走出去”和全方位“引进来”有机结合,聚焦提质发展传统产业、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一批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优质产业项目,为全市构建“3+4+N”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升招商精准度,我市编制了《商丘市招商路线图》,明确9大产业集群、33个产业链、1000余家目标企业,开展整产业链、整产业园区、整产业集群招商,成立并充分发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个驻地招商专班作用,2022年签约项目275个、总投资1805.6亿元。

  提升招商含金量,围绕主导产业,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行动,大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金艺科技产业园、力量钻石智能工厂、绿草地新能源产业园等13个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先后落地商丘,项目“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持续提升。

  深化以商引商、以企引企,聘任21位行业领军人物作为商丘招商大使,广泛宣传商丘、推介商丘,讲好商丘故事,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商丘、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商丘、更多优质人才集聚商丘。

  坚持服务为本,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服务质量高不高,对项目落地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支撑作用。

  一直以来,我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以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为目标要求,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在全省率先实现“受审分离”,“无差别综合窗口改革”“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实现全覆盖,推行“码上监督、马上服务”行政事项办理模式。

  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企业服务日”活动,用好重点项目建设“早餐会”、市领导服务企业面对面工作晚茶会等工作机制,倾听企业诉求,现场研究解决困难,致力构建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今年,我市获评2022年度全省“万人助万企”活动优秀省辖市。

  成立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等20余个职能部门参与的稳经济重要项目集中攻坚专班,下设用地、环资、财政、住建、金融等12个业务工作组,强化要素资源保障,合力推进项目建设。

  深化“承诺制+标准地”改革,推行项目立项、选址、用地等并联审批,完善全链条服务、全流程提速的用地保障机制,乔丹体育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只用了70天,鸿星尔克鞋服产业园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45天,充分彰显了项目建设的“商丘速度”。

  坚持做强平台,积蓄高质量发展潜能

  我市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支持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重大发展机遇,围绕“一地一极两区”功能定位,谋划布局了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等,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质量开局,致力打造面向未来30年新的发展平台、新的发展载体、新的增长极。

  为全力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高质量开局,我市学习借鉴先进开发区的体制机制,按照“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建立健全扁平高效、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研究制定了《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产业用地管理实施办法》。

  结合现有产业发展实际,我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龙头项目、重点项目快速落地,初步形成了以河南智蓝新能源商用车、新吉奥智能房车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以神隆宝鼎双零铝箔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中分仪器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

  当前,新一轮“三个一批”项目建设的热潮随着夏季的来临愈加火热,一大批利当前、惠长远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领域重大项目在快速推进中,为我市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注入源源动能。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