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夏邑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夏邑县农广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记者 韩 丰 张壮伟 通讯员 夏 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夏邑县农广校技术人员(右)在北岭镇曹庄村向果农传授吊幔西瓜管理技术。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 丰 摄

夏邑县红色文化志愿者在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聆听曾经亲历过淮海战役的英雄张连玉讲述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本报融媒体记者 韩 丰 摄


       5月7日,夏邑县农广校组织三名农业技术专家到北岭镇曹庄村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教学点进行授课,使广大学员完善绿色发展理念,深刻掌握化肥的“减量增效”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知识。

  眼下正值各类农业生产田间管理的重要时期,该校采取有力措施,抢抓农时,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全方位跟踪指导服务,为全县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堂上,该校老师紧密结合当下农时农事讲解农业现代化知识,受到学员的欢迎,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感触良多,更对未来农业发展充满信心。

  授课结束后,该校老师又到学员种植的葡萄园,对现阶段生产过程中的打顶、抹芽等进行指导,为其讲解后期容易遇到的问题以及有效防治措施,现场解答了部分学员在生产管理中遇到的难题,手把手的教学方式,通俗易懂,让学员们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县农广校老师讲课很有特色,他们知道学员想学啥,怎样讲学员能听懂,用简单易懂的方法带领我们学习,让我一个快四十岁的人找到了学习的快乐。”学员张珍珍说。

  夏邑农广校按照“围绕市场选产业,根据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的农民教育培训思路,遵循“开设一个专业、办好一个教学班、搞好一个生产示范点、培养一批科技骨干、扶植一项支柱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积极主动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紧紧围绕粮食、蔬菜、瓜果、中药材、养殖等主导产业举办教学培训班,培养了大批种、养专业大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使夏邑的种植业、养殖业逐步形成了专业化、区域化和规模化生产格局。“夏邑西瓜”“夏邑白菜”“夏邑何首乌”被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夏邑板山羊”成为河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夏邑白菜”“夏邑辣椒”“夏邑双孢菇”“夏邑西瓜”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有效促进夏邑构建产业发展格局,打牢产业兴旺基础。

  今年以来,夏邑县积极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注重加强农民教育培训平台的构建,形成了县委、县政府主导,专门机构主办,多方联动,产教融合的农民教育培训模式。夏邑县农广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门机构,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全面推动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大力培养致富带头人和新型高素质农民。

  截至目前,夏邑县农广校创新优化培训方法,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1627人、培育新型高素质农民7000余人,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超百万人次,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还有力促进了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推进了农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