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大棚黄瓜收获上市季节,在宁陵县乔楼乡秦庙村的富硒黄瓜大棚里,一根根富硒黄瓜顶花带刺挂满藤蔓,翠绿诱人。5月11日,几名瓜农正在秦庙村的温室大棚内采摘富硒黄瓜。大棚入口处,几名工人忙着分拣、装箱,一派繁忙景象。
产业旺则经济旺,农业兴则农村兴。“秦庙村去年发展设施大棚,种植的富硒水果棚均收入6万元以上,村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设施大棚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还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助力了农户持续增收,填补了村集体经济空白,壮大了集体经济收入。”秦庙村党支部书记王辉介绍,在乔楼乡党委、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下,该村开创“党支部+一般农户+设施大棚”的集约化经营模式,秦庙村大力推动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农户在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有序合理流转农村土地,通过申报产业项目,建立设施富硒黄瓜大棚。
“好日子离不开党的好政策,通过土地流转,我们家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乔楼乡秦庙村村民李凤英告诉记者,自秦庙村土地流转开始,她就把家里的2亩地流转用于种植富硒黄瓜,每年除了土地租金收入,还可以在家门口务工,实现了“双收入”。
为填补村集体经济空白,近年来,乔楼乡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以发展增效农业为目标,以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学习先进经验,围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谋思路、想对策,精准发力,因村施策,因势利导,鼓励单村作战、多村抱团等多种发展模式,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优化公共服务,持续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目前,乔楼乡已实现土地流转1.56万亩,与以往种植结构同比亩增收入400多元,全乡村集体经济可增加近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