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民权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胡集乡马庄村 品种葡萄种出好“钱”景

记者 闫鹏亮 通讯员 底振词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马亮在管理葡萄。  本报融媒体记者 闫鹏亮 摄

  5月17日,天刚蒙蒙亮,民权县胡集乡马庄村村民马亮就来到自家的葡萄种植农场开始忙活。这几天正是葡萄藤抽穗开花的关键时期,马亮看着翠绿的藤蔓之间,挂着一穗穗米粒大小的嫩绿色花苞,和几根黄色的细小茎须,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浑身充满干劲。

  看到记者前来,马亮停下手中的活计介绍:“经过疏花处理后的葡萄生长更为稳定,营养供给更为集中,谢花落果后的葡萄粒会更大更甜。我家主要种植阳光玫瑰和甜蜜蓝宝石,这两种葡萄都是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品种,颗粒大,甜度高,而且没有葡萄籽,非常好吃。”

  说起种葡萄,马亮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我种葡萄15年了,最开始种的品种不是这个,那时候效益不好,几乎赚不到钱。后来在胡集乡党委、乡政府的支持下,从2018年开始,我大胆引进新品种,开始种植阳光玫瑰。这几年我家的葡萄越种越好,亩产4000斤—5000斤,一亩地收入6万元以上。我现在的日子真是跟葡萄一样甜!”

  据悉,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马亮葡萄种植家庭农场被评为国家5A级家庭农场和河南优秀家庭农场,推广品种阳光玫瑰和甜蜜蓝宝石都已注册了商标“流连葡缘”,并获得国家“三品一标”绿色食品认证。

  “俺家的地流转出去一亩地一年能挣800元,比自己种地挣得还多!俺还在这打工,马老板付给俺一个月3000元工资,不用出去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在马亮葡萄种植家庭农场打工的村民王金凤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特色种植这项产业能为咱们村民提供就近就业岗位600余个,加上一些季节性临时岗位,从种植到采收再到销售,全产业链条能帮助约1500名乡邻在家门口务工。”该乡乡长王魁介绍。

  “我们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在做大做强特色种植产业的同时,还要尝试推动深加工产业发展,例如山药薯片、山药粉等,不断拓展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才能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让更多乡亲增收致富。”该乡党委书记白守玉满怀信心地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