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商丘文明花开满城芳

河南日报记者 李凤虎 通讯员 陈萌萌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日月湖景区景美如画。 本报融媒体记者 崔坤 摄

  2020年,商丘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奋斗目标。近年来,商丘市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向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文明城市迈进。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商丘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坚持“全域创建、全面提升、全民共享”的创建原则,以“长征精神”“绣花功夫”,使城市功能和品质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如今,行走在商丘的大街小巷,入眼是亮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深入开展,全民动员、全员参与,文明之风已悄然浸润市民心中,让商丘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这座城市前行的力量。

  城市品位提升 市民生活更加幸福

  天蓝如海,白云飘垂。仲夏的商丘,高楼、河流、公园、道路相映成景,整个城市充满活力,生机勃勃。

  “美丽的公园鸟声啾啾,静静的运河水流清澈,宽阔的路面干净整洁……”7月9日,家住商丘市睢阳区北海路龙宇社区的居民李凯说,无论春夏秋冬,漫步在商丘街头,都会让人感到惬意和悠然。

  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常态长效,要求全域创建、全面创建、全民创建,高起点推进规范化、制度化、智慧化、现代化“四化”城市治理,高标准塑造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城市风貌,高质量打造宜学、宜业、宜游、宜居“四宜”城市品质。

  商丘市把文明城市创建与中心城区项目建设相融合,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相融合,与解决广大市民“急难愁盼”问题相融合,持续推进“七治”工程,即: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服务治“差”、市民参与治“冷”、农村创建治“弱”、小区楼院治“乱”,以实实在在的创建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服务便民、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为目标,商丘市在中心城区累计打造4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2个志愿服务主题广场,新增便民公园、口袋公园、街头游园120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86平方米,积极为市民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市民的幸福生活“近在咫尺”。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广场园路采用透水材料铺装,设置植草水沟,具备防治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降低辐射、防尘、防噪声等良好的生态功能。

  同时,商丘市对中心城区神火大道、南京路、宋城路等18条道路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投资4710万元新建改造城区公厕631座,开工新建续建道路17条、涉铁立交8座,市区道路装灯率、亮灯率100%,还加快补齐城市建设短板,10条内河水系全部贯通。 (下转2版)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