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小餐桌传递大文明 文明用餐蔚然成风

文\图 本报融媒体记者 宋云层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商丘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公民应当文明用餐,适度消费,合理点餐,避免浪费,鼓励餐后带走剩余食物。

  “舌尖上的文明”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我市部分机关食堂、学校食堂和餐饮店发现,随着“文明餐桌”行动的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在商丘越来越深入人心。适度点餐、餐后剩菜打包,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已蔚然成风。

  7月12日,记者在香君路一些规模较大的餐饮门店看到,他们利用LED屏幕和店内醒目位置张贴文明用餐的公益标语,倡导文明用餐、反对铺张浪费。不少商家还推出了精致的“小份菜”,受到顾客青睐。

  对于餐桌文明的变化,有着35年餐饮业从业经历的北京烤鸭店老板王青海深有感触:“十几年前,人们还都没有餐后打包的习惯,总觉得吃不完打包很没面子。而现在对于少量剩菜的情况,店里会为顾客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市民也有了主动打包的习惯。并且市民就餐时也很文明,喝酒划拳、公共场所吸烟这些不文明行为,几乎看不到了。同时,我们服务员也会在客人点餐时,根据顾客用餐人数给出适量点餐的建议和提醒。”

  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只有越来越多的餐饮行业从业者和群众参与进来,共同行动,持之以恒,才能让每一个餐桌都变成“文明餐桌”。

  养成珍惜粮食的好习惯,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在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初中部的餐厅里,记者看到,餐厅张贴的“文明餐桌从我做起”等宣传标语格外醒目。据介绍,学校从节约氛围的营造、食堂现场的管理、师生节约意识的培养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举措,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对食堂各窗口进行精细化、人性化管理,师生根据自己的饭量打饭,遵循吃完不够再添,避免出现剩饭剩菜的现象。同时,兴华学校还强化劳动教育,开设劳动试验田,让学生在种植管理到收获果实的过程中,体验耕种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更加认识到爱惜粮食的意义,自觉文明就餐。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机关干部是良好社会风气的风向标和引领者,文明用餐折射的不仅仅是生活习惯,更是美德的传承、心中的良知。7月12日,在睢阳区宋城街道办事处职工食堂,“厉行节俭 文明用餐”的提示标语随处可见。机关工作人员们正有序排队,按需取餐。为避免浪费,食堂还根据实时就餐人数多少,分次炒菜,逐次上菜。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让我们行动起来,从你我做起,用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形成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新食尚”。

  (上图为商丘工学院附属兴华学校学生吃着自己动手种出来的食物,更体会到节约的必要。)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