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杨冬冬:小浑子村的“点子书记”

记者 李 岩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管不管,赚不赚,自己干了先看看。”这是民权县白云寺镇小浑子村党支部书记杨冬冬的口头禅。

  杨冬冬是民权县白云寺镇小浑子村人,脑子灵活,能吃苦,办事让百姓服气,在村里比较有威信。2014年年初,杨冬冬被村民们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当年全县最年轻的乡村“领头雁”。

  说起杨冬冬,村民们都竖起了大拇指。“冬冬的脑瓜灵,一心想着让咱老百姓多挣钱!”“冬冬想着点子带着俺致富,俺都叫他‘点子书记’!”7月18日,杨冬冬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几千人的‘头儿’,可不容易。这不仅是头衔,更是压力,如何带领全村人致富,是我一直琢磨的事儿。”

  杨冬冬高中毕业后在本村的商贸大街上开了一家钢材门市部,那几年恰好赶上房地产和农村建房升温,生意相当红火。2014年,杨冬冬就把赚来的钱当作本钱,和村里几个头脑灵活的村民成立了纵横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村民的300亩土地办起了采摘园、休闲农庄,种植葡萄、油桃、樱桃,在树林里养殖鸡、鸭、鹅等。由于缺乏经验、管理不善,一年下来赔了100多万元,但该给村民的土地租金和村民来农庄打工的工钱,杨冬冬分文不欠地都付了。用杨冬冬自己的话说:“就是赔得血本无归也不能亏了乡邻。”

  一向性格倔强的杨冬冬不甘心失败,他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不相信种地不能致富!”凭着这股子韧劲,杨冬冬一直在努力改变小浑子村传统的种植模式,带领群众致富。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小浑子村通过开办村内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1800余亩,采取传统与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方式,规模化种植辣椒、大蒜等作物,提高村民收入。该村充分利用蔬菜种植优势,与郑州丹尼斯超市签订蔬菜直供协议,解决了农户销售问题,带动了市场销售,拓宽了农民的致富路。杨冬冬高兴地介绍:“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基地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术,青菜、小芹菜等销售到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很多大城市,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杨冬冬不仅努力带动村民富起来,还想方设法壮大集体经济。该村投资200万元建设光伏电站项目一座、投资204万元新建恒温保鲜库一座、投资40万元新建1000平方米帮扶车间,村集体经济收益由原来的零收益到现在的32万元,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集体收入,可以集中起来给老百姓办点实事,让群众跟着咱干有奔头、有盼头!”杨冬冬说。

  2016年以来,小浑子村先后实施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80万元铺修道路2.8公里,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投资40万元新建村级绿地及村民文化广场,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投资240万元新打机井12眼、安装变压器2台、新架线路8000米,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建成了村内游园、村民健身广场;累计投入资金130万元,修建了占地15亩的村级游园,安装路灯200余盏,栽种绿化树木3000余棵,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小浑子村也荣获了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称号。

  如今,小浑子村有了民权县第一所村级党校——“初心教育馆”,并聘请县委党校教师、农牧专家定期为党员群众授课,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了淳朴的乡风。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