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文明实践活动 丰富暑期生活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左图:大学生志愿者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记者 宋云层 摄  中图:大学生志愿者在商丘古城帮助行动不便的游客上台阶。记者 戚丹青 摄  右图:小志愿者走上街头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记者 宋云层 摄

  左图:小志愿者手拿小红旗,对闯红灯、乱穿马路、越线停车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记者 宋云层 摄

  右图:大学生志愿者为商丘古城的游客送上清凉的饮用水。记者 戚丹青 摄

  助力文明旅游 贡献青春力量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许多人在空调房内躲避高温的侵扰,但在商丘古城内却活跃着一支200余人的团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暑假返乡大学生。他们不惧高温、不怕辛苦,为游客讲解景点知识、维持秩序、给游客送去清凉的饮用水,用自己的行动助力文明旅游,赢得了游客的一致好评。

  7月19日,来自开封的游客“大可之音”感受到志愿者的深情厚谊后,在朋友圈发了一首打油诗:商丘古城好事多,采风来到城心窝。志愿者送水我就喝,草地倩影留传说。

  据商丘曙光救援队队长侯志通介绍,这项志愿者活动由共青团睢阳区委、古城街道办事处与曙光救援队联合举办,开始于7月6日,旨在保护古城环境和提倡文明旅游。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不仅能够学习古城文化、近距离服务于游客,还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家乡、投身家乡建设的情怀。“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有干劲、有思想,他们主动请缨投身基层,脚步贯穿古城四个方向,为游客答疑解惑。”侯志通评价道。

  为了让大学生志愿者对古城有充足了解,从而更好地为游客服务,曙光救援队打印了53张为一册的景点介绍,归德府城、壮悔堂、文庙、张巡祠、八关斋、燧皇陵、应天书院……每一个景点都介绍得明明白白。郑州商学院的学生徐巾迪说,在背诵这些资料的过程中,自己对商丘古城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每次为游客讲解景点知识,便对家乡的自豪感增加了一分。河南理工大学的学生韩超凡说,能够加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自己感到十分荣幸。夏日炎炎,楼台青瓦之下,游客人来人往,为他们送水的过程中,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心头也充满了暖意。徐巾迪、韩超凡共同呼吁返乡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志愿活动中,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记者 戚丹青)

  志愿服务入社区 暑期生活增色彩

  7月19日,在睢阳区古宋街道办事处方圆社区,来了一群身穿“绿马甲”的大学生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们走街串户,讲解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知识等,与居民面对面交流。

  活动现场,大学生志愿者与方圆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座谈,大学生志愿者详细了解了基层各项服务工作及服务需求。随后,大家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第一时间投入到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社会实践中。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实干精神,在小区内捡烟头、捡拾垃圾、清理小广告等。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将发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反馈给社区工作人员,进一步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暑假期间,活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大学生志愿者越来越多。他们一边做文明义务宣传员,提升市民对文明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一边身体力行,用双手创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他们宛如一颗颗文明的种子,将文明理念播撒在商丘的每一寸土地上,他们用灿烂的笑容、青春的风采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学生志愿者马晟圃已多次参与这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环保的推动者。“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增强了我们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让大家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马晟圃说。

  “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生力量,志愿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尺。现在行走在商丘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见到我们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服务早已成了我们这座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学生志愿者魏雪雯说。

  “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文明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家园意识,受到了广大居民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大学生志愿者呼吁更多的居民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参与到文明社区与文明创建中去,既要当好文明的践行者,又要做好文明的传播者,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商丘市环保志愿者协会负责人路绪铨说。

  方圆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卫东表示,社区将继续发挥青年在创建工作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做创文的倡导者、宣传者和实践者,为创建注入了一抹亮丽的青春色彩。(记者 宋云层)

  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

  暑假来临,商丘街头巷尾的一群小志愿者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走上街头劝导行人安全文明过马路,深入公园广场宣讲文明城市言行礼仪,走进社区开展“小手拉大手·烟头不落地”志愿服务活动,走入公共场所参与暑期各类文明实践活动……这些小志愿者来自我市各中小学校,他们用“微小”行动影响着每一个家庭,用点滴“微光”汇聚着城市文明的力量。

  7月18日,商丘市文化路小学三年级学生刘宏瑞和爸爸一起到金世纪广场开展志愿服务,只见他右手拿着垃圾钳,左手拎着垃圾袋,在公园里、广场上捡拾烟头和垃圾。刘宏瑞爸爸刘纪勇告诉记者:“孩子从四五岁的时候就加入了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的小志愿者队伍,‘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很有意义。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能做到‘大手拉小手·文明齐步走’,因为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一定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12岁的魏奕名是商丘市第二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2017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妈妈薛霞一起加入了志愿服务的行列,成为了一名文明交通志愿者。暑假放假以后,魏奕名和其他小志愿者一起到路口执勤点,手拿小红旗,对闯红灯、乱穿马路、越线停车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纠正。

  除了日常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服务外,小志愿者还深入社区清扫杂物、铲小广告、捡拾烟头,倡导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等良好生活习惯,受到小区居民欢迎。居民姜女士说:“孩子们帮助小区打扫卫生,为我们创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今后我们一定要养成讲文明、讲卫生的好习惯。”

  在孩子的带动下,不少家庭加入志愿者队伍,不少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交通意识。“商丘是我们共同的家,树文明之风,践文明之行,是每一个人共同的责任。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我们既是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文明的参与者。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也在感染着每一个人,我们家长也要一起学习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争做社会文明先锋。”志愿者赵红英表示。

  文明是一个人内涵素质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品牌形象。如今,文明创建活动已经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和社会,“小手拉大手”的良好风气在商丘校园蔚然成风,文明的种子已经在市民心中生根发芽。

  商丘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谢丽说:“小志愿者活动就是要激发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让孩子们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城市文明素养提升行动,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文明整个社会’的文明共创效果。”(记者 宋云层)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