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市加强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工作

“线上+线下”齐发力 精准救助“快”服务

记者 翟华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提出申请办理低保,民政部门核查后,及时给我进行了办理,十分感谢民政部门。”7月31日,夏邑县会亭镇莲花台村村民王某充满感激地说。

  不久前,王某提出申请办理农村低保。当地民政部门通过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进行信息核对,发现其因患乳腺癌手术花费巨大,生活陷入困境,但其名下有一家牡丹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地民政部门组织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发现,王某注册成立的合作社是一个“空壳”合作社。鉴于王某家庭确实困难,在村委会为其出具了“合作社没有经营行为”的证明后,当地民政部门及时为王某办理了低保。

  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精准、创新、提质、赋能,在助力精准认定救助对象上取得了新成效。今年上半年,共接收各类救助委托852.3万户次、855.4万人次,检出有效信息19.8万户次、20.7万人次,检出率为2.4%,共交叉比对各类信息45.08万条,预警3078人,认定符合救助条件纳入救助范围41人。通过基层核对工作人员线上大数据核对、线下入户调查,确保了民生政策精准服务于特定群体、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第一时间得到救助,让救助更有温度。

  聚焦精准,持续推进部门数据共享。今年年初起,我市共享数据渠道由以市级为主,逐渐转变为向省部级拓展,上半年,共享了市司法局1个市级部门信息,共享了人社部、省税务局、省财政厅等7个部门19类省部级数据。截至目前,核对系统共享了23个部门66类数据,为精准救助提供了重要数据保障。

  聚焦创新,不断拓展核对服务范围。目前我市共开展核对项目25项,其中,今年上半年受委托开展核对项目11项,包含城市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临时救助等信息。此外,还进一步向数据要价值,全面挖掘核对系统效能,拓展服务范围,探索开展了赡养奖补、高龄津贴等救助项目的核对服务应用。

  聚焦提质,全面提高综合业务能力。优化业务流程,在“即时提交、即时核对、即时出核对报告”的基础上,对疑点信息全部入户调查,参考入户结果确定是否符合救助条件,确保救助及时、精准。创新核对人才培养模式,定期开展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对先进县(市、区)进行表彰。

  聚焦赋能,全力提升监测预警水平。不断完善监测预警模型——提升低收入人口返贫致贫监测预警能力,为社会救助“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提供有效支撑;建立定期监测预警机制——每季度将乡村振兴部门返贫致贫信息中不享受低保特困的重病重残信息进行预警,将预警信息反馈基层入户调查,确保应保尽保;持续优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指标——联合商丘师院对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指标进行了优化,结合风险程度及监测预警变化对指标进行了细化。通过逐步调整指标,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体系框架更加科学,指标设置更加合理,预警更加精准,为下一步建造模型推广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