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暑期“行走的课堂”爆火

市消协提醒:谨慎选择研学游

本报融媒体记者 鲁 超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暑假期间,各种研学类活动受到家长追捧。面对市场上名目繁多、鱼龙混杂的研学类活动项目,8月8日,商丘市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要理性看待暑期研学类活动,合理评估消费需求,避免从众心理,盲目跟风。

  研学类活动由于参与人员较多且以中小学生为主,对饮食、出行、组织的安全要求更高。消费者选择研学项目时,要将孩子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对研学项目全面了解、多方考察。注意查看主办方资质,对安全措施、服务评价、师生配比、专业救援人员配备等信息进行梳理对比,尽量选择经营时间较长、安全措施齐全、信誉好、服务水平高的机构。以旅游形式组织研学活动的机构须具备文旅部门颁发的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以校外培训机构形式组织的学科类培训夏令营须取得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许可。建议不要参加无相关许可资质的研学项目,对个人、微信群、自驾游群体等自发组织的研学类活动要慎重选择。

  对于“北大清华名校联办”“名校教授讲解”“与科学家面对面”“弯道超车”“提高免疫力体能培训”等各种宣传噱头,消费者切勿盲目轻信。要对研学项目宣传内容进行查询辨别,可通过致电名校官方电话等正规渠道核实“名师”身份、专业程度、研学主题,上网查看消费者评价留言,避免参加馆内“放羊”“校门打卡”“游而不研”“只研不游”等存在虚假宣传或货不对板的“伪研学团”。

  消费者签订合同时,明确合同签订主体,防止出现研学活动的组织者、承接业务的合作方等几个经营主体相互推卸责任。此外,要明确研学线路、收费标准、时间日程、食宿条件、出行交通、秩序管理、师资力量、安全保障、安全风险提示、退费办法、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事项。对合同中存在的不公平格式条款要及时指出,并要求修改或删除。要警惕“未包含费用”等收费陷阱。机构在低廉价格基础上,通过各种名义增加费用,以此变相提高总费用。对过高自费项目要仔细核对消费内容,谨防“挂羊头卖狗肉”的陷阱。要将双方口头达成的约定和经营者的口头承诺书面写入合同条款中。

  消费者签订合同后,要及时索要发票或其他缴费凭证,留存合同、收费单据、微信聊天截图、宣传海报照片和现场视频等。如遇到消费纠纷,可及时与商家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或拨打12315、12345向商丘市消费者协会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