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让深厚文化在新时代绽放芳华

——写在“殷商探源与豫东考古暨三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举办之际

本报评论员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8月10日—12日,“殷商探源与豫东考古暨三代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我市举行,这既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也是我市加快文化发展强市建设步伐的奋进号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夏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商丘在三代社会发展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也是殷商之源探索的重要区域。商丘大地,考古人薪火相传,为文化进步寻根、为时代发展蓄力,用一项又一项重大考古发现展示“殷商之源大美商丘”的厚重历史和文化魅力。

  1936年,河南古迹研究会考古专家为寻找殷商文化源头,到商丘考古调查;1976年年底到1977年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一队、二队会同当时的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先后三次在商丘各县调查古代文化遗址;20世纪90年代,美籍华人张光直教授带领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商丘地区进行早期商文明的考古调查;2002年和2007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商丘多地进行考古研究……几代考古人栉风沐雨、青灯黄卷,在商丘发现了数量可观的殷商文化遗存,基本建立了商丘不断代的考古学文化序列,特别是殷商文化考古有了填补空白的考古新发现,这对研究殷商文化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文明探源工程是对文明起源、形成、发展脉络进行历史梳理,同时推动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工作,于2020年10月31日在商丘召开“第一届世界殷商文化之源高峰论坛”,取得丰硕成果。

  2021年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5家单位重启殷商探源研究,以商丘宋国故城为中心展开一系列调查和发掘,取得了可喜的新发现。新出土的文物和历史遗存,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商丘大地蕴含着无穷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积淀,殷商之源的文化基因密码正等待新的挖掘和探索。我们要以“殷商探源与豫东考古暨三代文明学术研讨会”为契机,深入挖掘殷商之源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把商丘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汇聚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精神品质与文化神韵,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明新高度,持续擦亮“殷商之源 大美商丘”城市品牌。

  文明,离不开文化支撑;发展,少不了文化助力。商丘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我们要紧紧围绕文化发展强市所设定的目标任务、行动计划,发掘好、研究好,演绎好、表达好,活化好、应用好商丘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守正创新、笃行致远,用璀璨的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商丘建设之路。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