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域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农”字当先 “干”字当头

宁陵县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宁陵县信合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正在张弓镇郭子敬村高粱种植基地查看作物长势。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摄

  9月3日,睢阳区临河店乡三胡村果园内,村民正忙着在果园里采收成熟的果实。

  本报融媒体记者 邢 栋 摄

  夏去秋来,蟠桃成熟、葡萄飘香、梨果陆续上市,鸡鸭成群、牛羊满圈、生猪产业壮大成链,藤编加工、玩具生产、葫芦文创势头正劲……近年来,宁陵县在强力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坚持“农”字当先、“干”字当头,不断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加快乡镇产业园建设,勇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作为豫东典型的农业县,如何做好“农”字文章,助推宁陵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这是宁陵县委、县政府着重探索并积极创新实践的课题。

  多年来,宁陵县牢牢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个前提,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尊重农村实际和群众需要,紧盯重点工作、关键环节,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宁陵特色的发展之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宁陵县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提升酥梨、花生、白蜡杆、菊花、葡萄等高效种植业,积极培育猪、牛、羊、驴、鸡、鸭、鸽等高效养殖业。重点围绕酥梨产业,提升品质、打造品牌,陆续建成宁陵县酥梨试验站和石桥镇冷链物流产业园,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引进酥梨深加工企业,实现就地加工增值,带动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抓好生猪产业链延链、强链、补链,进一步扩大宁陵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养殖规模,加大对猪肉产品的升级转化利用,积极引进猪肉生物制品和熟食制品企业,推动宁陵县由生猪调出大县向生猪产业强县跨越。

  工业是乡镇富裕的基础,更是乡镇财政收入的源泉。宁陵县结合乡村实际,灵活创新开展工作,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要资源、向村庄土地综合整治要指标,除城关镇、城郊乡外,每个乡(镇)都根据产业资源规划建设一个乡(镇)产业园,激活乡村产业潜力,盘活基层产业资源,为乡村振兴奠定产业根基。

  乡村美是乡村振兴的“必答题”。宁陵县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全民动员、全域推进,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六乱”行为,开展“六清”行动,实现乡村净起来、绿起来、美起来。目前,宁陵县通过扎实推进美丽示范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6个、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12个。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