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擦亮“金招牌” 念好“和谐经”

——市中级人民法院特色调解工作室为多元解纷注入新活力

本报融媒体记者 王 冰 梁晓晨 通讯员 薛凤梅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曹老师,感谢您,这笔钱要不回来,我儿子就娶不上媳妇了,您是我们家永远的恩人。”10月26日,在市中级人民法院曹秀英调解工作室,一名瘦弱的女子拿到调解款后,抱着调解员曹秀英痛哭不止,不停地表示感谢。

  2022年4月,“曹秀英调解工作室”“贾凤臣调解工作室”两个以金牌调解员名字命名的特色人民调解室亮相市中级人民法院,成为该院参与诉源治理及多元解纷的亮点,也是该院积极参与诉源治理、深入开展多元解纷工作的重要标志。这是该院成立的首批以调解员名字命名的调解工作室,这两个调解工作室的成立,为市中级人民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全市法院调解工作比优争先、争创一流的新局面。

  调解工作室挂牌以来,曹秀英、贾凤臣充分彰显了他们的调解技能,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带头调解了一批疑难、复杂案件,获得了当事人、法官的一致好评。一年多来,曹秀英累计调解482件,调解成功案件262件,调解成功率54.35%;贾凤臣累计调解案件384件,调解成功206件,调解成功率53.65%。特色调解工作室逐渐成为法院调解的“金招牌”,不少当事人慕名而来。

  听明白双方当事人的诉求和依据是调解的敲门砖,但是不能光听,还得自己查,关键矛盾要找准,要有理有据,当事人才能信服。基于此,贾凤臣在调解工作中总结出了听、查、准“三字调解工作法”,即:在调解中认真倾“听”双方当事人意见,对有疑问的案件细节多方“查”症结,把握当事人主要争议点“准”,有的放矢开展调解工作。

  “贾老师,真的是多亏了您,我们才能这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10月26日,当事人来到市法院调解工作室为调解员贾凤臣赠送锦旗。

  案件起源于去年疫情期间,商丘某培训机构无法正常运营,多名学生家长要求该培训机构退还培训费,一审法院依法判决,但培训机构提起上诉。在倾听中,贾凤臣迅速抓住了双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到底该退多少钱?因涉及当事人人数较多,贾凤臣改变调解策略,选择逐个调解。贾凤臣先安抚好学生家长激烈的情绪,从其中选择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家长入手,但是双方对调解数额难以达成一致。

  “既然你们都选择来到法院解决问题,就要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出来,要不你们双方各退一步,钱少退一点,但立即履行,你们看怎么样?”当事人听到这话,情绪都有了松动,贾凤臣又继续释法说理,一番沟通下来,当事人达成了一致调解意见,并与两位家长现场签订调解协议,现场退还了培训费,其他家长看到以后也纷纷签署了调解协议。至此,16起案件被顺利化解。

  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法官+调解员”的互助调解模式,调解员负责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积极探求双方和解意向,把握当事人的思想动态,缓和双方对立情绪;法官则帮助调解员解决调解中遇到的法律难题,负责对当事人释法明理。

  在长期调解工作中,曹秀英发现,有些疑难案件的调解因为法官的加入往往很快就能突破调解困境。这日,曹秀英又遇到一起棘手案件。小丽与小明离婚纠纷审理过程中,小明举证证明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欠自己的父母和姐姐借款。另一边,小丽哥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小丽和小明偿还二人因买房买车欠的钱。一审法院依法判决后,双方不服,均提起上诉。

  两起案件均委托给曹秀英进行调解。曹秀英发现这两起案件都是因为小丽和小明的离婚纠纷导致的,于是对两起案件进行合并调解。在沟通过程中,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对分割财产的数额、债务数额以及孩子抚养权的归属争议都非常大。为避免双方矛盾的激化,曹秀英多次采取“背对背调解法”,多番调解下来,仍然无果。

  曹秀英积极参与了开庭旁听,开庭后和承办法官沟通讨论案情,在法官的配合下又争取到几天的调解时间。根据当事人在开庭过程中的举证情况,与法官详细做了双方当事人的证据分析,曹秀英在调解方案制订时独辟蹊径,提出离婚以后各自亲戚的借款各自还,小丽和小明均表示同意。至此,离婚纠纷和借款纠纷均得到了圆满解决。

  调解一案、教育一片,带动一院。一年多来,曹秀英、贾凤臣用其出色的业务能力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打造成了“调解金招牌”,也调动了其他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其他调解员比优争先。为提高调解员调解技能,商丘中院还定期组织召开调解经验交流会、调解技能培训会,由曹秀英、贾凤臣等优秀调解员开展调解技能培训,讲调解方法、谈心得体会,发挥了优秀调解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调解员,两级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