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睢县:机器人走进农田 为智慧农业发展赋能

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甄林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灌溉机器人正在为香菜进行喷灌。 本报融媒体记者 黄业波 摄

  城镇化大潮之后,谁来下地种田?11月18日,睢县董店街道办事处刘阁村300亩农业科技示范田里,一台无人智能灌溉机器人正在灌溉即将收采的香菜,喷水如柱,落地如雨,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彩虹,既为农业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又为广袤的田野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

  “这个智能机器人是睢县返乡大学生王智豪研发团队发明的,只需手机操作,就能自主巡航作业。我们这300亩地,一天就能完成灌溉任务,省时省力又省心。”刘阁村党支部书记余传杰说。

  据王智豪介绍,此类灌溉机器人为公司研发的第四代灌溉产品,灌溉、转场均不需要人工,搭载物联网农业大数据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收集、分析感知农田温、光、肥等数据,进行自动控制灌溉、施肥等作业,360度旋转,模拟降雨效果,适应田间有树木、电线杆、形状不规则等地块,同时还具备不压苗、不毁苗,旱能灌、涝能排等一体化功能。

  近年来,睢县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 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大力实施引才入睢工程,累计引进涉及工业、农业等博士32名、硕士255名、企业高管22名等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培植县域经济新增长极。

  作为一名返乡大学生,王智豪组建农业机械、电子信息、植保等专业领域人才创业团队,进驻睢县城关镇袁庄村,致力于草莓工厂化育苗和立体无土栽培技术推广工作。2020年开始,公司团队通过考察调研摸底、配齐研发团队等开展系列、全链条创新研发。经过三年时间,基于RTK导航技术设计、用于大田粮食作物灌排和施肥的一体化智能灌溉机器人项目已纵向迭代三代,横向还研发出大田植保机器人、玉米烟草切顶控旺机器人等系列智能农机装备,解决了传统中原农区高标准农田无实用灌溉农机设备的问题。

  “目前,我公司研发的智能灌溉机器人不但在睢县推广应用,还发展应用到江西、山东等地的高标准农田。”王智豪说,灌溉机器人作为新型智能农机装备受邀参加全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现场观摩会等省内外行业展会。下一步,公司将组建无人农场集群作业核心农业机器人装备机队,实现藏粮于“机”,真正把科研创新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用科技装备捍卫大国粮仓,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采访结束,王智豪给记者描绘了这样一个令人憧憬的场景:不久的将来,在田里忙活的是机器人,新型农民不用下地,在智慧农业平台上“躺着收获”……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