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记者在宁陵县孔集乡各村看到,该乡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在自家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蔬菜、菊花等经济作物,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今年以来,孔集乡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结合“一宅变多院”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政府引导、村集体宣传、特色产业融合、农户自愿参与的发展思路,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因地制宜,将乡村、文化、人居、产业等要素叠加,深化“院园相融、农旅共生”发展,以庭院小小方寸之地,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助力“五星”支部创建。
孔集乡按照“一村一品”“一街一景”“一户一策”的总思路,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统筹考虑农户家庭成员结构、劳动能力、技能特长、发展意愿等因素,按照农户自主选择产业、自主确定规模、自主经营管理“三个自主”原则,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确保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同时,利用闲置空地、坑塘、废旧砖瓦、石磙、石碾、磨盘,见缝插绿、变废为宝,让杂草丛生、杂乱无章的空地、大坑逐步蜕变成为干净整洁、草木芬芳的美丽景点,以最小的成本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孔集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乡将依托本地优势产业,积极引导农户高效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及闲置房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为实现“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注入新活力,助力“五星”支部创建和乡村振兴事业提档升级。
村民在自家庭院中种植菊花。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