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宁陵县孔集乡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

小庭院有“看头”也有“赚头”

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韩东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11月19日,记者在宁陵县孔集乡各村看到,该乡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引导群众在自家房前屋后空闲地种植蔬菜、菊花等经济作物,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收入。

  今年以来,孔集乡聚焦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结合“一宅变多院”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通过政府引导、村集体宣传、特色产业融合、农户自愿参与的发展思路,以庭院为载体、以家庭为阵地,因地制宜,将乡村、文化、人居、产业等要素叠加,深化“院园相融、农旅共生”发展,以庭院小小方寸之地,拓宽农户增收渠道,美化乡村人居环境,助力“五星”支部创建。

  孔集乡按照“一村一品”“一街一景”“一户一策”的总思路,坚持以农户为主体,统筹考虑农户家庭成员结构、劳动能力、技能特长、发展意愿等因素,按照农户自主选择产业、自主确定规模、自主经营管理“三个自主”原则,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子,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加则加、宜商则商,确保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同时,利用闲置空地、坑塘、废旧砖瓦、石磙、石碾、磨盘,见缝插绿、变废为宝,让杂草丛生、杂乱无章的空地、大坑逐步蜕变成为干净整洁、草木芬芳的美丽景点,以最小的成本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使得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孔集乡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乡将依托本地优势产业,积极引导农户高效利用房前屋后空闲地及闲置房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发展格局,为实现“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注入新活力,助力“五星”支部创建和乡村振兴事业提档升级。

  村民在自家庭院中种植菊花。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摄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