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为琴路作弦,奏响发展新乐章。
商丘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又写下精彩一笔——经过3年的紧张施工,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宁陵至沈丘段建成通过验收,11月28日将在商丘市睢东新区站站前广场举行通车仪式。
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是河南省高速公路“双千工程”和“13445工程”重点项目,起点位于宁陵县逻岗镇,由北向南途经睢县、柘城县、鹿邑县、郸城县,终点位于沈丘县周营镇,全长约153公里,总投资131.7亿元,设计时速120公里,双向4车道,联接连霍、商登、商周、盐洛、宁洛五条既有高速公路,是一条重要的南北交通“大动脉”。
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宁陵至沈丘段商丘境途经睢县、宁陵县和柘城县,全长73.08公里。1000多个日日夜夜,高速公路建设者奋勇争先、不懈拼搏、排除万难,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之中。踏平坎坷成大道,历经风雨见彩虹,圆满地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这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也意味着商丘“六纵六横”高速公路体系和“市域有环线、县县双高速、乡镇全覆盖”的网络格局,从愿景一步步变成实景。(下转8版)
(上接1版)
克难攻坚优服务
商丘市委、市政府聚焦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2022年6月、2023年4月和11月莅商调研时“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打造枢纽经济新优势”等重要指示,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坚持把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放在实施商丘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先导城市等重大战略中统筹谋划、压实责任、加快推进。坚持项目为王,致力产业倍增,实施优势再造,市政府成立了高速公路“13445工程”市级工作专班,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攻坚专班,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压实工作责任,确保项目科学有序实施。沿线县(市、区)政府也成立了建设协调指挥部,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土地组卷、征地拆迁等问题,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落实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市政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交通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环保等相关部门间常态化高效沟通对接工作机制,开启“绿色通道”,分工协作、简化程序、联审联批、提高效能。
市委书记李国胜、市长摆向阳亲自部署推进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副市长潘峰先后5次到现场调研,召开联席会、加压会和推进会。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东,市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攻坚专班组长张剑锋等领导亲临施工一线现场办公,解决拆迁难、取土难、施工环境保障等问题。特别是在土方供应保障方面,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措施,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为施工单位办理土方运输绿色通行证2323份、争取省政府颁发抗疫物资运输通行证350份,保障了土方施工。
加快项目建设,也成为高速公路沿线城市上下的普遍共识。柘城、睢县、宁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良施工环境。
为加快拆迁进度,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柘城县指挥部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要求相关单位、乡镇和村委会根据高速建设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采取“分包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按照“一事一议、一户一策”的原则,解决搬迁户的后顾之忧。做到了维护拆迁户合法权益、保障有序施工“两不误、两促进”。在土方供应中,针对土方缺口大的问题,柘城县积极与引江济淮工程柘城段项目部协调,落实土方70万立方米。
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后,睢县克服疫情防控等不利因素,勇于担当作为,积极对接各参建单位,主动开展勘测定界、红线征地、附属物清点等各项工作,做到了超前谋划、精心部署、快速推进。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圆满完成了项目建设前期3940余亩土地的红线划定、土地组卷、附属清点等各项工作,引领了全线工作进度,开创了阳新高速公路宁沈段工程建设的良好开局,各参建单位纷纷发函致谢。
为确保阳新高速公路宁陵段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宁陵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交通、发改、公安、财政等10余个部门为成员的建设指挥部,指挥部主要责任人长期坚守施工一线,在协调拆迁、“三改”规划、与国省干道交叉作业、临近重要管线和构筑物施工中牵头现场制订方案,确保施工沿线群众正常出行和农民正常耕作……
与此同时,中铁十局项目部、中铁二局项目部等参建者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实现一次次突破,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秉承匠心铸精品
打造品质工程、平安工程、效益工程、民心工程,以匠心铸精品,是高速公路建设者的不变初心。建设单位以“科学创新、精细管理”为理念,进度、质量、安全并重,精工细作见匠心,生态建设两相宜。
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商丘段,路基填方1470万立方米,涵洞通道7058延米,梁板预制架设2811片,沥青路面19.7万延米。商丘段设服务区2处、养护工区1处、管理分中心1处、互通式立交7处(其中枢纽互通3处)、匝道收费站4处。
各项目部紧紧围绕年度通车目标,科学组织安排,配置生产资源,紧盯行车安全及施工质量,为工程加快开展保驾护航。每日召开工区生产会,工区长依次汇报当日进度情况,项目班子及各部门做好保障工作,齐心协力解决生产难题;倒排工期,配足资源,将项目原有的4个工区调整至10个工区;加大关键节点的考核力度,压实任务、责任到人;开展“党建引领保通车,开路先锋争先进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宣传优秀事迹,激发全体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商丘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为解决494万立方米路基土方填筑、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用地的问题,中铁十局项目管理团队积极优化设计,扩大取土场寻找范围,利用城市改造弃土、水利建设弃土等方式,有效缓解了土源压力。
作为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柘城县李原互通上跨商南高速6联钢混叠合梁重达4000吨,也是全线体量最大、风险最高的钢混梁。为减少对商南高速正常通行的影响,该项目采用无导梁多点顶推施工工艺,运用小半径曲线钢混叠合梁顶推精度控制及现浇桥梁桥面坡度精度控制等新型工法,有效加强过程监控及纠偏,严格控制各道施工工序,确保该项工程安全优质高效完成。
建设过程中,为推进项目安全质量管理规范化、数智化、系统化、信息化,各项目部以河南省交通厅印发的《河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为指引,以项目标准化管理为抓手,推行以临时设施建设标准化、临时用电现场管理标准化、钢筋加工标准化、样板引路标准化、首件验收标准化为代表的标准化管理措施。
钢箱梁顶推施工积极采用BIM技术,立体形象地展现每个施工步骤,让项目管理人员轻松掌握顶推施工工艺,有效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保障了施工安全。项目部在河南省境内首次采用顶推施工方案跨8车道高速公路施工,施工过程中连霍高速正常行车。
省交通运输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对商丘高速公路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建立先后两次莅临商丘会商交通运输发展,推动市厅战略合作;副厅长宋华东等领导多次亲临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宁陵至沈丘段等项目工地调研指导工作;建设单位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为商丘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一条路造福一方人
一路通,百业兴。
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宁陵至沈丘段,作为河南省“县县通高速”工程的收官之作,正式通车后,意味着河南最后一个不通高速的县——郸城正式迈入“高速时代”。
作为济广、大广两条国家高速公路间的一条省际纵向加密通道,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后将极大改善省界边际地区公路网,构建顺畅、高效的区域大通道,为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人便其行,货畅其流。高速路网四通八达,架起的不仅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的心之所盼。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为豫东大地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使区域内高速公路运输效率和效益得到更好发挥,也必然会有力促进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加快中原经济区经济的发展。
建设过程中,沿线群众就已经享受到高速公路发展的“红利”——各项目部积极响应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多方位开展企地共建活动,落实以工代赈行动,为沿线人民群众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并在沿线各地招聘收费、监控、路产、养护等管理及工勤人员300余人参与项目运营管理,促进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公路宁陵至沈丘段通车后,沿线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物流运输效率将大为提升,也将加快推动各类生产要素聚集,带动沿线资源、产业发展,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拓展交流合作、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晓东说。
“盼了很久,很高兴这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了。以后我们出行更方便了,比如去郑州,就可以节省半个小时的时间。”柘城县李原乡苏庄村村委会主任李修士说,该路段通车后,不仅大大便利民众的出行,还能带动当地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和产业项目落户该村。
大道连八方承载千秋梦想,建功新时代勇当开路先锋。商丘交通人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围绕“抓在建、促开工、谋储备”的总体要求,在推进“三个一批”上持续发力,在确保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宁陵至沈丘段商丘境建成通车之际,全力抓好濮阳至湖北阳新高速豫鲁省界至宁陵段、沿黄高速商丘段、兰沈高速民权段等3个在建项目节点工期;加快推进民权至砀山、永城至灵宝、永城至单县高速公路前期工作,按照“建设不拿钱、运营不补贴、融资不担保、征拆全补偿、税费要落地”的思路开展招商,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投融资难题,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通过织密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提升枢纽能级,变“流量”为“留量”、变“洼地”为“高地”、变“分散”为“集群”,加快建设交通强市,为把商丘打造成河南省陆港型枢纽经济先行区提供交通支撑,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商丘实践当好开路先锋!
本版图片均由市交通运输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