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民权大棚迎春好“丰”景

记者 闫鹏亮 通讯员 张菡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1月29日,记者走进民权县褚庙乡谢元村黄金杰家庭农场的大棚里,只见一派春意盎然,绿油油的小青菜长势喜人、青翠欲滴,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筐、搬运……

  “大棚作物生长不受季节限制,小青菜每年可种植五六茬,每茬亩产4000斤左右,有效缓解了市场的价格风险和种植风险。”黄金杰说,大棚小青菜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共有5个农户发展小青菜种植。

  大棚蔬菜的种植,还为村里留守妇女、老人提供就近就业岗位70多个,每人每天可收入100元至120元。“这菜地就在家门口,拿个小凳子,来到菜地采摘蔬菜,活不重,还能照顾家,一天挣百十块钱,真不错。”谢元村村民马凤玲高兴地说。

  谢元村党支部书记孙永湖说:“我们村有40余座大棚,主要种植有油菜、生菜、奶白菜等多个品种,目前这些蔬菜都已进入采摘期。乡里的统战部门也积极发挥统一战线优势作用,动员乡贤、民营经济人士等统战成员牵线搭桥,与各大菜市场和商超对接,帮助种植户把这些蔬菜销售出去,确保村民有一个好收入。”

  谢元村大棚蔬菜种植只是该乡产业兴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褚庙乡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以“产业兴旺星”创建为切入口,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先后培育出褚北村的大棚辣椒、褚南村的大棚火龙果、郝楼村的大棚西红柿、谢元村和朱店村的温棚小青菜等特色产业,从产业扶持、技术服务、销路等方面入手,促进果蔬产业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此外,褚庙乡还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的模式,加快形成了“连村成片、集群成链”的温棚蔬菜发展新格局,这些温室大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也为激活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