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虞城县

在外务工人员细数家乡新变化

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贾 震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村民正在填写招工登记表。 贾 震 摄

  “俺7年没回老家了,这次回来,镇上哪里是哪里都有点搞不清楚了,村道两侧还盖了很多楼房,家乡的变化实在太大了。”2月13日,在虞城县利民镇街头,返乡过年的虞城籍务工人员王建勇感叹道,“以前,俺都要骑自行车跑到集市上购买物品,现在,距离俺家不远处的大街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了,真是太好啦!”

  “以前的泥巴路全部都变成了柏油路,马路边上也安了路灯……”新年里,王建勇与亲友们围坐在一起,细数着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王建勇当前在广东省深圳市高尔夫俱乐部工作。7年未回老家的他回镇看到的是很多辆汽车开进了村广场,很多村民建起了两层半的楼房,串户路硬化到了家门口,电动三轮车成为了每家每户必备的交通工具,镇上超市也多了,再也不需要跑到县城买年货了……在王建勇眼里,这些年家乡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乔集镇六庄村,返乡过年的虞城籍务工人员刘铁良有着同样的感受。“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搬进了新房子,过上了好日子,就医、就业等都变得十分方便。”刘铁良说,想起以前住在村里时的各种不便,与当下的居住环境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不仅如此,乔集镇乔北村“两委”人员暖心的服务,让返乡过年的虞城籍务工人员贾丽也感到很温暖。“让我感到最温暖的还是村里举行的送岗上门服务。往年,我们在外务工,平时也很辛苦,工资也不是很高。他们送来的那些岗位,种类多,广东、山东等地务工都有岗位,我已和几个朋友报了名,春节走完亲戚就一起出发。”贾丽说。

  细数家乡变化,最显眼的莫过于利民镇东街村盖起的一栋栋小区楼房;最能让人们切身感受的是宽带网络直通到家门口了。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话题,不同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

  “现在老家的一些政策真好,常年在外漂泊也不是办法,家中有年迈的老人还有上学的孩子,我准备返乡搞山羊养殖。”家住李老家乡张关庙村的孙晓亮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看到村里养殖户致富了,山羊养殖户春节期间开着汽车,又是走亲戚、又是逛商场,还帮助一些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还是国家政策好啊,这次春节我返乡过年,感到家乡变化真大,创业前景也很好。下一步,我准备在老家发展一些业务,为虞城县发展助一臂之力。”虞城籍在深圳创业人员吴昊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