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单日最高屠宰1.61万头

宁陵:“猪产业”新春实现“开门红”

记者 高会鹏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宁陵县牧原肉食项目汇集世界自动化、智能化屠宰新工艺。  本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摄

  新春新气象,喜见“开门红”。宁陵县牧原肉食2024年1月份统计数字显示:当月共屠宰生猪24.9万头,单日最高1.61万头,日均屠宰0.8万头。

  生猪屠宰再创新成绩,是宁陵生猪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力见证。作为国家级生猪调出大县,宁陵生猪养殖规模大、群众参与度高、延伸链条长,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宁陵县建成年出栏万头以上单体生猪养殖场26个,年出栏生猪突破150万头。

  “围绕一个‘猪’字,我们找准乡村产业振兴的支点,着力做好‘接二连三’大文章,今年力争全县畜牧业产值再上新台阶。”宁陵县县长栗团结充满信心地说,新年伊始,全县上下正以“开局就争先、起跑即冲刺”的昂扬状态,抓项目、盯进度,扩总量、提增速,让“开门红”成为全年红。

  近年来,宁陵生猪产业强劲崛起,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同构”、互通互融,引进了牧原饲料、牧原肉食、隆世达食品、申丰食品、中科世生等上下游企业,走出了一条从饲料生产、规模养殖、生猪屠宰、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到生物蛋白研发的全产业链发展之路,凸显了生猪产业的乘数效应。

  深耕生猪产业,同步提升发展质效。宁陵县着力推动由“调猪”向“调肉”转变。2020年落地的宁陵县牧原肉食项目汇集世界自动化、智能化屠宰新工艺,引进荷兰、丹麦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效肉类加工机械及配套设施,实现生猪屠宰分割精细化、物流配送冷链化、废物处理利用资源化。全县生猪屠宰企业3家,年屠宰能力400多万头,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生猪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只是宁陵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致力产业倍增的一个缩影。当前,宁陵正处于农业晋位争先、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县干部群众精神振奋、干劲十足,正以新的姿态抢占发展先机和新机,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唯有实干,才能干实。全县上下要立足于早、着眼于稳、致力于拼、落脚于实,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勇担当、做先锋、挑大梁。”宁陵县委书记蔡勇表示,该县认真落实省政府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一条”措施,在智能化养殖、畜禽产品加工、高蛋白饲料生产、种养绿色循环等方面谋篇布局,使全县新增生猪出栏能力30万头,年内实现屠宰能力翻一番,猪血蛋白制品填补国内空白,畜禽粪污“变废为宝”,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