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理论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年创新:驱动时代前行的澎湃动力

赵芳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青春是奋斗的号角,是担当的年华。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青年是创新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青年创新不仅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更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肩负着传承和弘扬党的创新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的重要使命。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勇于担当的青年人才,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创新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涵盖了党的历史经验、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核心内容,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党的创新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它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和我国国情,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障。

  青年大学生,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和创新者。他们蕴含着改变世界、推动进步的无穷力量。青年一代的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前途命运。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青年大学生应该更加积极地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一、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切实掌握其精髓和实质。党的创新理论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凝聚了党的智慧和经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青年大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堂学习、自主学习、参与讲座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丰富经验和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学习系统学习其内在逻辑和整体框架,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要义,明确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同时,深入思考,探索理论的深层含义和实践意义,将理论学习与日常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检验和深化理论学习成果,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

  二、积极践行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大学生要积极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要关注国家大事、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同时,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许多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走进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开展调研、宣传、教育、扶贫等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贡献青春力量。

  三、广泛传播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大学生应当积极地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度加工”,以青年一代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用“青言青语”讲述“党言党语”。通过细腻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切入点,将宏大理论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以小见大,以小人物、小故事为载体,将深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内容,让厚重的理论书籍变得生动而富有亲和力。青年大学生要与时俱进地拓展宣讲渠道,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平台的力量,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插上“云”翅膀。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融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理论的魅力,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中体味到理论的趣味。

  青春是时代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自觉从党的百年历史中获得智慧和信心,践行好“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和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使命,在新时代谱写绚丽的青春华章。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