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壮丽75年 奋斗史诗 复兴伟力 上一版   
上一篇

数说新中国成立75年来商丘发展成就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勤劳、智慧的商丘人民锐意进取、奋力前行,各项建设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经济总量实现跨越。新中国成立初期,商丘经济实力较弱。1952年,全市生产总值仅有2.1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经济实现较快发展。1978年生产总值8.88亿元,1994年突破百亿元,2009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12年达到1503.87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经济总量连续跨越2000亿元、3000亿元两个台阶,2023年达到3109亿元。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商丘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薄弱。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80.7%、6.4%和12.9%。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快速发展,2005年第二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为39.4%,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迈进。2018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为43.4%,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3年第三产业占比达到48.5%。

  创新驱动成效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持续扩大、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34.15亿元,比2012年增长4倍;研发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为1.05%,比2012年提升0.59个百分点。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7家、省级高新区7家、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7家,均居全省第1位。2023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0.9%。

  开放发展迸发活力。新中国成立后,商丘开放型经济从无到有、逐步起步。全市进出口总额由1998年的6257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21536万美元,增长2.4倍。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加快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开放格局。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65.4亿元,比2012年增长3.8倍。其中,出口总额50.6亿元,增长3.8倍。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26.4亿元,占外贸出口的比重为52.7%。

  绿色发展成色更足。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优良天数比例67.7%,15个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地表水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节能降耗,加快能源消费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完成“十三五”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任务。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新中国成立之初,商丘居民收入水平低。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把富民工程作为全面达小康的重点工程,切实让改革与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78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87元,1996年站上千元台阶,2017年突破万元大关,2023年达到16932元,比1978年增长193.6倍。198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9元,1990年站上千元台阶,2007年突破万元大关,2023年达到37378元,比1987年增长58.4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2年的260元/人·月提高到2023年的630元/人·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1500元/人·年提高到5280元/人·年。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