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新元肇启,华章日新。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服务大局强担当,依法履职聚合力,圆满完成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商丘篇章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眸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牢记人大是党领导下的重要政治机关,以党的全面领导领航新时代人大工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在步履坚定和实干担当中书写人大华章。
坚持不懈强化创新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对标对表中央决策、省委部署和市委要求,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人大工作。坚决有力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围绕加快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部署,靶向安排常委会年度“一要点三计划”,助推市委部署落实落细、见实见效。
民主与法治并进 制度优势更加彰显
市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民主法治建设的新要求,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更加注重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全力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聚焦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收集立法意见建议197条,采纳151条;在全省率先出台《商丘市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条例》,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坚实保障。制定《商丘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为提高应对气象灾害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创新开展跨省协同立法探索,协同推进淮海战役红色资源保护立法工作,不断完善顺应时代要求、服务全市大局、反映人民意愿的地方性法规体系。
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对社会保险法、劳动保障监察“两条例”、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条例等9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就《商丘市居民住宅区消防安全管理条例》《商丘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让法律制度的“牙齿”有力“咬合”。
推动备案审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运行,对“一府一委两院”入库的864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梳理,纠正规范性文件3件,清理废止165件,切实维护法制统一。
严格落实任前法律考试、向宪法宣誓等制度,有力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广泛凝聚共识,依法作出决议决定6项,确保人民当家作主落到实处。
监督与支持并重 助力发展更加强劲
市人大常委会聚焦市委决策部署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全方位开展监督,以人大监督实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聚焦经济运行,听取审议计划、财政、审计、国有资产、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科技成果转化等专项工作报告;对重点项目建设、制冷装备产业链发展、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建设、税收收入、知识产权保护、普惠金融等开展专题调研和专项视察。
聚焦乡村振兴,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高标准农田建设、燃气建设管理专项监督;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工作报告;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建设、民宿产业发展等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聚焦民生改善,省、市、县联动监督养老事业,对医保DIP支付系统完善、医保基金使用监管、乡村医疗体系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市供水管网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引江济淮和黄河故道水生态治理工程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时代侨务、华侨权益保护等开展专项视察和专题调研。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专项视察、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分领域、多层次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难点、堵点、痛点开展常态化监督。
聚焦生态环境,听取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专项视察,对中心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建设进行跟踪监督,组织开展商丘环保世纪行活动,全力助推美丽商丘建设。
服务与管理并举 代表履职更加出彩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议案建议凝聚着代表为民代言的拳拳之心,饱含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500余位市人大代表提出的27件议案、635件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市人大常委会选取22件事关乡村振兴、民生实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推动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落实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条例,依托产业资源优势打造产业代表联络站23个、重点企业代表活动室10个,实现服务经济发展“零距离”;设立驻郑州、北京人大代表工作站,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民主权利;指导各县(市、区)人大完善“五联六进”工作机制,创新代表活动模式,不断提升阵地运行质效。我市人大在全国人大临沂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相关做法得到全国人大和省人大的充分肯定。
常态长效组织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进站开展活动,落实立法、预算审查、国资监管等领域代表意见征集机制,常态化邀请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活动,落实履职档案管理制度,常委会联系代表更加紧密。
扎实开展“为人民履职、为商丘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全市35个街道全面推行居民议事会议制度,县、乡两级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面推行。依托代表联络站(室),代表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土壤之中,反映群众意愿和诉求,更好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能力与形象并抓 自身建设更加过硬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立足“四个机关”定位要求,不断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全力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综合运用集体学习、党课辅导、主题党日、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举办学习研讨活动4次、支部交流12次,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同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有机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慎终如始。
持续深化“节奏更快、标准更高、规矩更严、效果更好”工作理念,从严从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机关运行管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深化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成立商丘市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策划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7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理论研究宣传持续加强。人大工作的认同感、人大代表的归属感、人大干部的使命感不断提升。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把党的要求、群众期盼、发展大局与人大职责更加紧密结合起来,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奋力开创现代化商丘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