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人大代表、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涛——

扎根基层 履职尽责 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本报融媒体记者 闫鹏亮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张永涛(左)正在与网红“麻花兄弟”交谈直播带货销售情况。  本报融媒体记者 闫鹏亮 摄

  扫码看视频

  “还有十几天,我就要离开村子到北京开全国人代会,昨天从洛阳考察回来,今天又有一个省检,去京前,我必须得把工作安排好!”2月20日,冒着春雨,记者来到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永涛。

  “这两天正忙着为两会准备议案,经过前一段的深入调研、座谈,反复修改文稿,我一定把基层群众的呼声带到全国两会上。”张永涛开门见山地说。

  过去一年,张永涛扎根基层,倾听民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

  “乡村振兴不能只靠口号,要实实在在为村民谋福利。”张永涛说。他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先进经验,邀请专家到村指导,帮助村民掌握现代化技术。如今,麻花庄村的特色农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国际市场。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张永涛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张永涛始终把倾听民声、反映民意作为履职的重中之重。2024年,他走访了民权县多个村庄,深入了解当地科技兴农、降低农村医疗废物污染等问题,并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

  张永涛说:“村支书和人大代表的双重身份,让我深感责任重大。只有把两会上的‘天线’接到乡村大地,脚踏实地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才能不辜负群众的信任。”张永涛介绍,麻花庄村主导产业是贡麻花的生产和销售,他们始终坚持“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支部为引领,把农户的利益与村集体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统一质量标准,不断加强宣传,拓展销售渠道。经过努力,全村年产业总产值突破400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80万元,有效带动全村300余户村民稳定增收,麻花产业工人人均月收入由去年2700元增长至现在的3000元。为了解决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我们村又引进民权县知名河南老字号企业——可可酿造(河南)有限公司,在麻花庄村注册成立民权县双可食品有限公司,发动村民种植辣椒,扩大增收渠道。积极协调项目资金120万元用于新建800平方米的麻花生产新厂房,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

  张永涛始终把履行代表职责与做好村支书工作紧密结合。他定期组织村民代表会议,听取意见建议,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24年,全村投入7万余元,对村内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除,对村内老化及损坏的36盏太阳能路灯换新;先后协调资金20余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麻花文化馆等场所进行内外翻修。

  张永涛表示,我将一如既往地扎根基层、履职尽责,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计划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关于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防返贫》和《发展低空作业科技兴农助农增收》的议案和《加强农村医疗废物现场处理,降低物流成本和流动污染》的建议,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