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家三代军人 祖孙接力续荣光

本报融媒体记者 丁新举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没有国哪有家,我家三代都有军人,早几天乡退役军人事务所负责人给俺打电话报喜,俺孙子朱小康在部队里立了三等功。”4月5日,虞城县大侯乡老退伍军人朱心起高兴地对记者说。

  朱心起是虞城县大侯乡花寺村人,今年76岁,当年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三十九军某独立营战士。朱心起当兵是受有着深厚拥军情结的母亲朱陈氏的影响。朱陈氏解放前曾任乡里的妇联主任,淮海战役第一枪在虞城县郑集乡张公店打响后,朱陈氏曾带领本村妇女义务做后勤工作。1965年11月,就在朱心起刚满18岁的时候,朱陈氏就让他当了兵。朱心起爱党爱国,因为表现优秀,参军后仅9个月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个月后被提升为班长。

  朱心起不怕困难,总能认真完成部队交给的任务,当年辽河泛滥成灾,朱心起多次带领士兵救助百姓,后来被提升为排长。“1969年3月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打响,我和士兵们一起上了战场。后来在修筑工事时,我腰部严重受伤,被迫住进了医院。”朱心起说,“在医院治疗一年后,我于1971年3月复员返乡。”

  复员后的朱心起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期间,他带领群众认真搞好生产。改革开放后,朱心起带领大家建设了淮扬社区。之后又和省、市老促会多方联系,在淮扬社区建设了淮扬小学。

  晚年的朱心起热心红色文化研究,曾被誉为“红色文化愚公”。在朱心起的家里,摆放着《淮海战役第一枪》《英雄冀鲁豫》等红色文化书籍,还有一旁的墙角里,存放着解放前的马刀子弹壳等东西。了解得知,眼下朱心起正在筹划拍摄电影《张公店战斗》。

  为了红色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朱心起付出了很多,他的妻子胡秀云因病常年卧床不起,为了不耽误自己的红色文化发掘工作,他总是每天尽早将饭做好放在床头。为了购买革命遗物需要花钱,至今他的家里连一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朱心起的努力得到了广大社会的一致认可,他被评为“虞城身边好人”和“大侯乡贤”。

  朱心起的大儿子朱训天于1992年秋参军。“当时我的二儿子还没出生,为了保家卫国,我毅然将朱训天送到了部队。”朱心起说,“朱训天在新疆部队服役了6年,后因病退役。”

  “我的的孙子朱小康于2014年秋季入伍,至今已经26岁,仍在上海部队服役。”说起自己的拥军情结,朱心起说道,“朱小康是自己长孙,等将来他的孩子长大了,我仍动员他参军。”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