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时政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市形成市场化推进乡村绿化新模式

记者 张凌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4月11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22年以来,全市99.1%的行政村已开展绿化,新增绿化面积4.02万亩,新建森林乡村231个。

  我市坚持把村庄绿化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探索形成了市场化推进乡村绿化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社会化、市场化、公司化村庄绿化新路径。

  群众主体,众筹众建。我市坚持村庄绿化的群众主体地位,村庄怎样绿化、在哪绿化、绿化管辖、利益分配等事项由群众说了算。村级组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党员会、群众代表会、群众大会商议村庄环境整治尤其是村庄绿化的具体事项,拟定众筹共建方案,通过“四议两公开”让全体村民知晓、参与。通过举行村庄众筹众建现场会,引导群众捐钱捐树、出工代劳,全过程参与村庄绿化和监督管理。所捐资金全部交由村民代表管理,按照村庄绿化内容和要求,自行组织实施,县乡林业技术人员加强指导,确保绿化质量。今年以来,全市通过众筹众建形式筹集村庄绿化资金2100多万元,群众投工投劳530多万人次。

  政府引导,社会捐助。我市采取财政撬动、项目整合、企业帮扶、社会捐助等多种形式,多渠道筹集绿化建设资金。县、乡财政设立专项绿化资金,整合国土绿化、森林乡村、环境整治等资金,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村庄绿化。今年以来,各级财政投入村庄绿化资金近1亿元,社会各界为村庄绿化捐款捐物价值1.3亿多元,有效解决了村庄绿化资金不足的问题。

  公司运作,农户参与。政府引导有实力的绿化公司积极与村庄对接,公司按照协议约定向农户提供苗木及技术指导,农户依照公司规定的质量与技术标准参与生产,对房前屋后、村头路旁、坑塘沟角等闲置土地进行整理,开展村庄“四旁”绿化。依据村庄种植习惯,采取政府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利益联结,种植特色经济林,全市建成了一批果树专业村,不仅扮靓了村庄的“面子”,而且做实村庄的“里子”,带动了产业发展,让村集体经济强起来。

  健全机制,确保成效。细化职责范围,按照“应绿尽绿、因地制宜、确保成活”的原则,将村庄绿化管护责任落实落细到企业、村组、农户,企业负责提供合格苗木,村组负责组织实施,农户负责苗木管理,村“两委”将村庄绿化纳入村规民约,建全林木管护制度。健全合作利益机制,建立农企合作架构,签订合作协议,固化责任与义务,通过约束企业农户行为,实现企业与农户责权利相统一、企业与农户实现互利双赢。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