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烂漫,虞城气温也开始走高,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也如气温一样不断攀升。
正在加油站检查疫情防控工作的虞城县县长孙虎介绍说,近期发生的中高风险疫区返虞货车司机不报备、不配合,隐瞒行程、不接受管控,以及从高风险区返乡翻越高速路围档躲过卡点值守人员下高速,这些行为暴露出虞城防疫政策宣传不够,返乡人员对隔离政策理解有误,倒逼虞城采取更接地气的方法推动防疫工作。
防疫宣传深入人心
“正如《家书》所言,家乡永远是在外虞城人的温馨港湾。”在上海创业的城郊乡村民孙登峰看了《给在外地创业的虞城老乡一封家书》视频后,这样给记者留言。
“我们利用宣传优势,通过新闻媒体、通讯员、志愿者、基层防控人员等,‘线上+线下’同步策划宣传防控政策、防疫知识,报道各部门、各行业疫情防控举措,发动群众筑起防护墙。”虞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文亮说。在虞城网、云上虞城开设专栏,充分利用微信、视频号、抖音、微博、公众号等媒体,启用流动宣传车、村头大喇叭、志愿者小喇叭等播放《关于严格履行法律义务维护常态化疫情防控秩序的通告》《关于疫情防控30种违法违规行为及法律后果》,将防疫科普知识和正能量故事传达至群众心里。
“听到‘虞城永远是您温馨的港湾,随时欢迎在外打拼的您回家!’的声音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孙登峰在电话中说,自己要把家乡的呼唤转发群里,倡导老乡近期非必要不返乡、返乡必报备。返乡后主动配合落实防控措施,护佑好我们的家园。
精准排查心里有底
“通过精准排查,在外人员底子清了方向明了。”虞城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负责人周熠林说。该县有295600人在外打工或创业,其中上海17942人、吉林省183人;有驾驶证B2以上司机47107人,大货车、大巴、厢货等司机4607人;以村为单位、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群主建立了在外人员微信群、司机微信群,进行视频或位置共享,转发防控政策、措施和动态。
“我们按县里要求以村为单位精准排查、澄清了在外人员、大货车司机和车辆底数,台账精确到街道、小区和门牌号,这几天将接回230名在外采茶返乡人。”正在卡点检查工作的界沟镇党委书记许诺说。该镇针对在外人员、大货车司机和车辆底数以及来返乡人员绕道躲避村级卡点等问题,责令村干部随时关注在外人员动向,以视频或位置共享加强监督,从实从严从细实施企业分类管理、村民持证出入,发挥货车监测服务队及哨点作用,以“外防输入”。
在外人员内心暖暖
刘集乡疫情防控指挥部接到群众报备:4月7日将有37名刘集乡人和其他乡镇的16名采茶人员统一乘坐大巴车从浙江省安吉县返乡。乡党委书记杨保华斩钉截铁地说:“欢迎回家。”
该乡立即召开专题探讨会,成立应急专班,由县领导任总指挥,返乡人员基本信息同步上报县指挥部,向涉及乡镇沟通反馈有关信息,确立了点对点对接,全程联络、交接闭环,落实“5+1”迎接程序,同时设立消杀、居家健康监测专班组,召开涉村党支部书记会议,从细从严落实闭环防控措施。
刘店乡以“温馨电话”暖了在沪创业务工人员的心。上海暴发疫情以来,该乡第一时间排查在沪人员,建立台账和在沪人员微信服务群,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乡党委书记梁大建、乡长张海珍及各战区指挥长主动联系,用电话送去家乡的惦念,在微信群传阅《刘店乡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不间断解答疑虑,让正处疫情高发区的在外人员感受到老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