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调查时发现,部分游戏依然无需实名认证,打开即可玩,更谈不上时间限制。实际上,网游违规发行、不实名认证、打开即玩的情况频发,且违规情况花样百出。(据4月17日《中国新闻网》)
游戏不管是对成年人还是对未成年人来说都容易上瘾,尤其是对未成年人更甚。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2021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等。
这一网游新规对游戏公司来说,损失的是真金白银让其肉疼。于是一些游戏公司根本不考虑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面对游戏新规,想方设法钻空子,根本不考虑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如:有的游戏公司“昼伏夜出”,等22时以后放开未成年人运营时间,运营至次日8时;有的游戏公司在游戏中设置的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措施,未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有的游戏公司套用其他公司的游戏版号,非法运营“同名”游戏;有的游戏公司企业虚构审批信息,有的游戏公司“拿收到授权的网游私加低俗内容”,等等。
游戏违规花样百出,不仅践踏了法律法规,更严重损害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可忍孰不可忍。为此,监管部门要改变传统的监管方式,升级技术监管手段,强化网上巡查,对游戏违规企业实行零容忍,对游戏违规企业进行重拳整治并设立多渠道的违规游戏举报渠道,最大限度地压缩违规游戏存在的空间。总之,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