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通报,其中一个信息引发大家关注——截至4月16日24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有16例,1例33岁,其余均为老年人,最小的70岁,最大的93岁。有1例已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据4月17日澎湃新闻)
16例新冠肺炎重型患者中,只有1例是33岁的年轻人,但他患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透析状态,感染后才发展成重型患者。其余的15例重型患者,仅有1例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其余14人均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这说明两点:其一,老年人容易感染新冠肺炎;其二,没有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老年人,容易发展成重型患者。
新冠病毒疫苗是切断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手段,即便是新冠病毒刺破新冠病毒疫苗屏障,进入人类机体发病,也不至于发展成重症。因此,我们一定要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其实,现如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是,仍有一些人不以为然,特别是老年人。他们认为,自己长期不出门,不扎堆不聚集不接触外界,哪能感染病毒呢?所以,自己可以不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显然,这种想法是错误,因为没有人能生活在隔离箱中,不与外界发生任何关系,不出门的老人,也是如此。
大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热情都非常高,唯独老人群体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很佛系。上海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海60岁以上人群全程接种率仅为62%,不足三分之二,这个比率显然很低。事实上,不只是上海,全国各地的老人接种率都不高。从理论到实际数据,都证明了老年人对新冠病毒的抵抗力低,如果老人成为新冠病毒肺炎的重灾区,那么,死亡率必然让我们惊掉下巴。从这个角度看,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
当然,老年人的接种率不高,还存在一些客观原因:比如他们玩不转智能手机,不会操作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预约、信息输入等;比如他们行动不便,去防疫站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比较麻烦;比如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需要排队等候等。窃以为,既然提高全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是筑牢疫情防控的重要屏障,那么,我们就应补上老人接种率低的短板。有些地方做得非常好,他们设立流动的接种服务队,让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社区,甚至给老人接种提供上门服务,这一点,值得效仿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