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旬,吉林省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成绩的背后,有着商丘援吉医疗队的付出。商丘由4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援吉医疗队已在当地奋战一月。昨天,记者连线援吉医疗人员,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吉林疫情告急之时。3月17日,冒着寒风冷雨,我市45人的医疗队和2辆移动核酸检测方舱车(日检测能力3万管)驶离商丘,出征长春抗击疫情。
3月17日下午6时许,商丘医疗队到达疫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的长春市九台区开展工作。刚到达九台区,商丘援吉医疗队就接到河南省卫健委通知,执行临时性任务支援气模实验室。工作时间是晚上9点到凌晨2点,45名医务人员全部上机检测,共检测标本7206管,圆满完成了任务。
疫情笼罩下的长春市九台区,凌晨5点出门还漫天大雾,晚上10点回到宿舍已是雪花飘落,最低温度零下6℃,一天又一天,我市援助当地开展核酸检测的45名医疗队员,全副武装在实验室里一刻不停地开展核酸检测,加样、提取、点样、加阳性封膜等,一个班次下来近10个小时。
“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高质量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帮助吉林人民早日结束疫情。”商丘支援吉林医疗队领队吴玲波介绍,医疗队在九台区的工作就是核酸检测。根据统一部署,河南省支援吉林的3个地市的方舱车上的仪器设备集中到临时气模仓实验室里,整个河南省医疗队集中在一起工作,商丘医疗队的成员被分为两个小组开展工作,九台区70%的标本量都在气模仓实验室完成。
“每天每个队大概做上万管标本,光是拧标本盖就磨得手指头疼,更别说还穿着防护服,但队员们个个能吃苦,克服许多困难,尽全力将每一份标本检测准确。”吴玲波说,大家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不敢喝水,不敢上厕所,碰到标本量多的时候,工作时间达到10个小时,但没有任何队员有过抱怨。“在和大家相处的日日夜夜里,发生了很多让人感动的事情。”吴玲波说。
赵丽是虞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在九台,她是大家推选出来的二区小组长,负责整个二区的工作。赵丽的爱人高平均也是临床一线心内科主任。赵丽说:“没顾上和爱人商量就报名来吉林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他了,感谢他的理解和支持。”
队员王允不但认真负责,而且聪明好学,工作胜任得非常快,第一次进仓就熟悉了一区二区工作。
今年1月份王允去支援郑州15天,隔离回来以后,一天也没休息,大年初一当天就去了发热门诊。她的爱人皇甫燕楠也在卫生系统工作。这次王允支援吉林,他的爱人被抽调去了隔离点工作。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孩子放学以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王允打电话,哭诉说想爸爸妈妈。从前年去郑州进修,到支援郑州,到今年发热门诊值班,然后来吉林支援,王允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确实让人感动。
4月14日好消息传来,吉林省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目标。“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我们依旧保持战斗状态,再难再累,也要帮吉林扛过去。”吴玲波表示,“疫情不结束,我们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