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经济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 提升现代工业发展能级

——我市将开展创建新兴工业城市工作

本报融媒体记者 翟华伟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位于商丘先进装备制造园内的福田智蓝新能源商用车生产项目的建成投产,对我市新能源车制造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融媒体记者 崔 坤 摄

  2025年要实现“五大目标”:

  规模效益明显提升

  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

  产业结构明显升级

  工业企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

  产业集群节约集约效应显著

  

  全面推进新兴工业城市建设,巩固和提升制造业基础能力和现代化产业链水平,加快高端产业要素集聚,提升现代工业发展能级……4月18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商丘建设,近日,中共商丘市委办公室、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商丘市创建新兴工业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突出“五大原则”

  实现“五大目标”

  据了解,《方案》提出了创建新兴工业城市的五个基本原则和五个发展目标,这也为我市创建新兴工业城市工作指引了方向。

  “五大原则”分别为:突出创新引领发展、突出绿色智慧方向、突出新兴工业生态、突出空间集聚集约、突出产业协同融合。

  到2025年要实现的“五大目标”:规模效益明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明显升级、工业企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集群节约集约效应显著。

  实施“七大战略”

  推进新兴工业城市创建

  《方案》提出实施换道领跑、链式集群、数字化转型、协同发展、创新驱动、产城融合、制度型开放等创建新兴工业城市七个方面的战略,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城市创建。

  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加快构建“3+4+N”现代工业体系。实施传统产业提质发展专项,聚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食品3大优势产业,大力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到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突破2000亿元;持续壮大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4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到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突破1000亿元;实施未来产业先导化布局专项,谋划布局生命健康、碳基新材料、生物质新材料、石油基新材料、氢能与储能、类脑智能、未来网络、煤基医药中间体、元宇宙等未来产业。

  实施链式集群战略,全面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坚持锻长板与补短板相结合,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带动中小企业良性发展,力争到2025年,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家。

  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传统工业智能升级。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推动新兴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每年滚动推动2000家中小企业上云,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到2025年,创建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个。

  实施协同发展战略,打造与现代工业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现代商务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打造与制造业相适应、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以自主创新强引领,以开放创新聚资源,以协同创新增能力,搭建创新发展优质载体平台,带动全市创新发展,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倍增,总数在300家以上。

  实施产城融合战略,推进“2+8”先进制造业载体建设。“2+8”为2个高水平国家级开发区,8个高质量省级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引导各县(市、区)发挥优势、错位发展,加快形成分工合理、结构优化、良性互动的全市现代工业发展格局。

  实施制度型开放战略,推动对外合作拓展。坚持“市外即域外、市外即开放”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产业项目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引育更多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落实“五大保障”

  保驾护航新兴工业城市创建

  《方案》要求严格落实组织领导、政策保障、项目引领、要素支撑和监测评估等“五大保障”,为推进我市创建新兴工业城市工作保驾护航。

  加强组织领导。设立新兴工业城市创建专班,建立市领导牵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新兴工业城市建设工作领导机制,为创建新兴工业城市提供组织保障。

  完善政策保障。围绕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谋篇布局等方面,研究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

  突出项目引领。牢固树立“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将产业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围绕自身特色产业发展,提升项目整体质量,谋划和引进一批高质量产业项目。

  强化要素支撑。建立工业土地收储制度,推广“标准地”出让等模式,保障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用地需求。

  健全监测评估机制。按年度对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监测、监督检查与评估分析,精准发现、深入分析、及时解决新兴工业城市建设中的突出问题,适时提出确保方案顺利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