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至中年,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常常让人身心疲乏,我的解决之道便是读书。每当倦怠之时,我会找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独坐书房,开启沉浸式读书模式。渐入佳境后,便会忘却一切烦闷,浑身上下犹如充了电一般,又有了力量。
虽不是一个书虫,但回顾一路走来的成长时光,一直有幸与书为伴。上小学时,母亲给我订阅了《小学生作文选》《少年文艺》《少年报》等儿童读物,让初学写作的我,通过大量阅读优秀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写作基础。而年少读书,也发生了不少难忘的趣事。记得母亲曾给我买过一本《陈伯吹童话》,我看到书名便脱口而出:“原来童话都是吹出来的呀!”母亲笑着告诉我:“陈伯吹是人名,是个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开始喜欢上了金庸、古龙、琼瑶小说,经常背着大人偷偷阅读。虽然我比较早就接触了武侠和爱情文学,但好在从没有耽误学习,反而在这些长篇小说的阅读中,为自己培养了浓厚的文学兴趣。现在想来,自己写作时相对流畅的语感表达,其实与那个时期的大量阅读不无关系。
初中以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接触世界名著,《简爱》《飘》《傲慢与偏见》《基督山恩仇记》等几十本世界名著书籍,在我和同学之间,被不停地传阅、分享。那些年,能读到一本心仪的名著,要等待许久,也会高兴许久,读完以后与同学交流读后感悟,更是一份难以描绘的喜悦。“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读书,丰富了我的青葱岁月,让我的成长充满了书香。
有人说:“读书和旅行一样,都是在别人的世界里寻找自己。”刚刚踏入社会时,面对现实而又复杂的职场氛围,年轻的我深觉孤单迷茫,便在公司附近的图书馆,办了一张借阅证,周末只要有空,我都会到图书馆看书,除了喜欢的文艺书籍外,我还开始阅读专业的考试书,准备参加职称考试。后来的几年,通过认真读书学习,我顺利拿到了初级和中级职称,也找到了自己奋斗的方向。
初为人母时,我紧张慌乱,面对孩子的哭闹经常无所适从。后来,我买了一些儿童绘本,经常读给孩子听,通过绘本生动浅显的表达,让幼小的孩子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让我这个新手妈妈不再焦虑。亲子共读,其乐融融,让我陪着孩子慢慢长大,也让孩子爱上了阅读。
有书相伴,时光不老。现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我,经历过人生的得失、品尝过生活的甘苦,更加懂得,人需要不断自我提升和成长,才能让内心强大,看淡一切。而读书,正是充盈和愉悦自己最好的方式。
“人间百益,不及读书百分妙,尘世千好,未如品文一段香。”困惑时,读书可以开解自己;匮乏时,读书可以充实自己;疲倦时,读书又是最好的休息。岁月,因有书相伴,而更加从容不迫、馨香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