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新《条例》上岗 让地名管理走上规范

黄齐超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近日,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地名管理条例》,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为何要修订《地名管理条例》?如何通过地名管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怎样增强地名文化保护力度留住“乡愁”?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据4月23日新华网)

  有些地名,它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还有着独特的当地历史积淀与文化传承;更何况,绝大多数的地名,在民众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继承性。因此,原则上地名不应轻易更改。当然,如果一些地名存在重复、混乱、怪异、崇洋媚外等情况,也可以申请更改。

  之前,一些地方政府随意更改村名、路名、小区名,一味地追求“大、洋、怪、时髦”,任性且胡乱更改地名。结果呢?既传递崇洋媚外的不良导向,又要劳民伤财。事实上,很多时候,更改地名非但没有带来经济上的跃升,反而是各种印章、证照等改变所带来的麻烦及成本开支。

  能不能改地名?该如何改地名?修改地名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等等,必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这样的社会需求下,《地名管理条例》应运而生。不过,老版的《地名管理条例》发布于1986年,至今已经30多年,内容比较笼统,没有相应的惩处机制,也无法满足新时代的地名管理需要。所以,重新修订《地名管理条例》是时代之需,是社会现代化的管理之需。

  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实施。据悉,它的内容更丰满详实,明晰了管理主体,地名管理权限、审批、使用、监督、处罚等环节一应俱全,浑然一体,清晰明了,体现了系统性、完整性和权威性。再者,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必将使地名文化的保护力度、“留住乡愁”的力度再升一个台阶。

  事实上,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一方面要某些地方政府遏制不合理的改名冲动;另一方面,也督促那些不规范、不标准、不适宜、不精准的地名进行规范或更改。这两个方面不是对立,而是有机融合。概而言之,新修订的《地名管理条例》,有利于遏制地名乱象,提高地名管理的法治化水平,能让地名管理走上规范,值得期待。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