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中文全称为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保罗·劳特布尔和英国的彼得·曼斯菲尔德发明并推广。1978年,第一套磁共振系统诞生,二人因此获得了200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安全、无创、无辐射,可多方位、多参数成像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能够实现高软组织分辨率、高清晰度成像,可行代谢成像、分子成像与功能成像。
1.磁共振图像是如何形成的?
磁共振成像是通过对强磁场中的人体施加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射频脉冲),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受到刺激,吸收无线电波的能量而产生磁共振现象,撤掉无线电波,发生磁共振现象的氢质子释放能量,用探测器检测并接收此信号和能量,输入计算机处理转换为图像的影像学成像技术。
2.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有辐射危害吗?
磁共振与“核素”“核弹”及核辐射毫无关联,因此,MRI检查是完全没有辐射的,不会引起染色体突变,不会增加致癌风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检查方式。磁共振成像不但可用于常规患者检查,还可以安全地用于胎儿和孕妇的检查。由于对人体无害,已成为高端体检设备和检查项目。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核磁科 林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