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理论·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窨井盖管理“漏洞”要补住

胡绪全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街头的窨井,就像一张“黑嘴”,如果盖不好盖子,它就会“吃人”。近日,又一起“窨井吃人”事件引发全网关注:5月12日晚9时许,陕西西安市未央区北三环附近的惠西村,一名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被冲走。

  城市越大,窨井越多。一个个窨井盖下面藏着水管、电力、燃气、通信等多种管道,只要有地下管道作业的,都会有窨井盖问题。近年来,窨井“吃人、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反映强烈。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计,仅2019年全国因窨井施工、管理、养护不当致人伤亡案件就有155件,造成16人死亡。

  我们看到,这些年来很多城市楼房越建越高,马路越修越宽,城市公园越来越多,城市光鲜亮丽,但是脚下的窨井盖却是问题重重。有的沉降,让道路不再平坦,无论开车还是步行,都会给人带来不便;有的破损,骑车经过稍不小心可能会扎破轮胎刮到车子,造成车毁人伤;有的缺失后没有及时补上,随便用一个纸箱盖住,像是一个“陷阱”……如果说大楼是城市的面子,那地下管网和窨井就是城市的“里子”,这个“里子”,直接关乎到市民的宜居程度,也关乎市民的生命安全。

  窨井盖关系到群众“脚底下的安全”,为什么还问题重重?关键还是有管理“漏洞”。地下管网涉及供水、供气、电信、电力、环卫等多家单位,窨井盖的产权和管理单位众多,大家“各扫门前雪”。有的认真管护,定期巡查,破损的及时更换;有的则无人问津,破损了不维修也不换,甚至丢失了也不知道;还有的在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造成窨井盖损毁,却不及时恢复原状,造成窨井口长时间没有盖子。

  悲剧一再重演,再次提醒城市管理部门,窨井盖不应成为监管灰色区,治理也来不得半点侥幸。俗话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鉴于当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多头管理”“九龙治水”等问题,有必要一个一个地排查窨井,确定有关部门应该担负的管理责任,避免权责不清找不到产权单位等现象,以责任落实倒逼管理落实。

  井盖虽小,关乎生命。近年来,为了避免因为井盖丢失或损坏,发生威胁市民生命安全的事件,不少城市给窨井加装防坠网,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不过,从频频发生的行人掉入下水道事件来看,防坠网远远未达到全面普及,依然存在盲点和空白。西安3岁男童坠入的窨井,如果有一个小小的防坠网,也许惨剧就不会发生。

  窨井盖治理,需要法治力量。前些年一些地方窨井盖被盗及损坏导致行人伤亡事件时有发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2020年联合出台关于办理涉窨井盖相关刑事案件的指导意见,对盗窃、破坏窨井盖以及相关失职渎职犯罪等做出明确规定,以法治之力封牢窨井“吃人的嘴”,破解百姓“脚底下的痛”这个难题。

  窨井盖治理,也需要科技力量。应当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物联网等新技术管理窨井盖,提升窨井盖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问题井盖实时自动报警,提高应急响应速度,缩短养护处置时间,第一时间消除安全隐患。

  这正是:

  窨井虽然小,无盖不得了。不光能毁车,还能把人咬。管护有漏洞,必须一一找。下足绣花功,方能治理好。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