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聚焦聚力创新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点燃“人才引擎” 驱动高质量发展

本报融媒体记者 司鹤欣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全市人才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战略资源的理念,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市人才队伍规模持续壮大、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人才引进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培育水平不断提升、人才使用效能愈加凸显、人才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人才激励措施更加突出、人才发展平台日益壮大、良好社会氛围逐渐形成,为商丘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高站位引才聚才

  围绕构建引才留才的政策体系,全市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的实施方案》、《关于实施“名医入商”工程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来商工作的方案》、《商丘市专家咨询制度实施办法》、《商丘市驻外地招才引智工作站(返乡创业服务站)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起草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工作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若干举措》(征求意见稿)等。

  我市还出台了人才生活补贴发放办法,对新引进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由市财政每月给予500元、1000元的生活补贴,连续发放3年。为营造有利于人才安居乐业的环境,为各层次人才来商就业创业提供过渡性住房支持,计划首批建设2000套人才公寓,目前选址已经确定,拟于近期开工建设。同时,建立市场化的创新成果利益分配机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分配可自主确定;健全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拓宽人才创新创业投融资渠道,从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作为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一项项“真金白银”的人才政策和“拴心留人”的服务举措进一步增强了我市招才引智的“硬实力”。

  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郑州等地设立人才服务中心、招才引智工作站24个,联系各类人才4900余名,累计扶持各类返乡创业人才6.5万余人,创办各类企业5.8万余家。同时,还开发了“汇智商丘”系统平台,做好高层次人才基本信息采集统计工作,准确掌握各领域、各类型高层次人才情况,加强和改进了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动态跟踪和联系服务。

  外引内培 激发人才发展活力

  在人才引进上,始终坚持刚性与柔性引才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实施“引才入商”工程。2021年以来,全市先后从省内外高校引进多名优秀毕业生来商工作,从省外引进3名商丘籍博士学位处级干部回商工作,共引进硕士研究生493人,博士研究生7人。在全省招才引智大会期间,全市共征集25个人才项目,45家企(事)业单位参加招聘,提供人才需求岗位3077个,接收求职简历9652份,达成就职意向3258人(其中硕士750人,本科1721人)。

  大手笔引进高层次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通过“柔性引才”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了市派博士服务团工作,实施了名医入商、名师入商工程,重点引进了一批涉及卫生、教育、金融、环保、城市建设、旅游、农业等方面的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全市通过挂职、技术顾问、创业导师、合作顾问等多种形式,共柔性引进各方面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我市把来商挂职的博士全部聘为商丘市人才库专家,并将部分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聘为商丘市人才合作顾问,建立长效联系机制。我市博士服务团工作得到了省委、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批示和认可。

  精耕细作培育本土人才。全市深入实施领军人才培养、优秀企业家培育和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提升三大人才工程,每年举办1-2期商丘市高层次人才专题培训班,有计划地从全市重点产业、行业和部门,选拔50名领军人才、优秀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赴经济发达地区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启迪思路、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强化本领,人才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致力打造“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高地,在商丘师范学院设立市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评价中心,推动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截至目前,全市民办培训机构增加88所,完成各类技能培训12.82万人。

  用好用活 突出人才使用效能

  作为农业大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坚持人才智力资源持续向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等一线集聚,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重点围绕辣椒、中药材、西瓜、果蔬、酥梨、花生等支柱产业,累计选派省派科技特派员208名、市派科技特派员80名,有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广大专家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各领域,共同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

  持续打造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平台。以重建重振商丘科学院为契机,充分发挥其“三平台一载体一智库”作用,助推全市主导产业发展,目前已服务企业200余家,培训技术人员1000余人次。推动商丘(上海)创新发展研究院改革,进一步深化我市与长三角地区科技协同创新、产业深度融合、人才无缝对接。依托商丘市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今年我市又创建了商丘市青年创业园,按照“青年集聚、业态集中、资源集成”原则,强化青年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引进,园区高峰期入驻创业团队100余家,吸纳1000余人就业创业,获得专利17项,转化科研成果6项,累计产值2.3亿元,利税0.23亿元。

商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商丘日报社和商丘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商丘网—京九晚报、商丘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商丘网联系。

※ 联系电话:0370—2628098

版权所有 ©2022 商丘网 sqrb.com.com 豫ICP备05019403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